成语拼音:guǎn zhōng kuī tiān
成语解释: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成语出处:《庄子 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见识等
繁体字形:管中窺天
英文翻译:to see only one spot
管:1.管子:钢管。竹管。水管。气管儿。2.吹奏的乐器:黑管。管弦乐。3.形状像管的电器件:电子管。晶体管。4.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一管毛笔。两管牙膏。5.姓。6.管理;看管:管账。管图书。谁管仓库?。她能同时管十台机器。7.管辖:这个省管着几十个县。8.管教:管孩子。9.担任(工作):我管宣传,你管文体。10.过问:管闲事。这事我们不能不管。11.保证;负责供给:管保。不好管换。管吃管住。12.作用跟“把”相近,专跟“叫”配合:他长得又矮又胖,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13.作用跟“向”相近:管他借钱。管我要东西。14.不管;无论:管他是谁,该批评就得批评。15.关涉;牵涉:他不愿来,管我什么事?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窥:1.从小孔或缝隙里看:管中窥豹。2.暗中察看:窥探。窥测。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说到“管中窥天”,你脑海里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想象一下有人举着根竹筒对准天空,只能看到硬币大小的蓝天,却坚信自己掌握了天气变化的全部规律。这种既固执又滑稽的场景,正是这个成语最生动的写照。
真实案例:市场部小王拿着三个用户差评,在周例会上要求调整整条产品线。总监提醒他:“我们这季度已经服务了十万用户,你这就像管中窥天啊。”这个场景精准展现了成语的现实应用——当人们用局部现象替代整体判断时,往往会产生认知偏差。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这种思维陷阱?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类大脑天生偏好具体可感的案例。就像我们更容易记住飞机失事新闻,却忽略统计数据中航空其实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这种认知捷径在远古时期能帮我们快速判断危险,但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却可能成为思维桎梏。
在我的职场观察中,资深从业者往往具备“多维度校验”的思维习惯。就像设计师不会因为某位用户的界面建议就推翻整个交互逻辑,而是会结合用户画像、行为数据和行业趋势进行综合判断。这种思维方式恰好与“管中窥天”形成鲜明对比。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数字时代获得了新的诠释维度。当算法推送让我们困在信息茧房,当短视频平台把世界切割成15秒片段,某种意义上,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现代版的“管中窥天”。这提醒着我们,主动打破认知边界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下次当你要根据零散信息做重大决定时,不妨自问:我手里的“竹筒”够不够大?看到的“天空”是否完整?保持这种清醒认知,或许就是避免成为“现代管窥者”的最佳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