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ǎn jié liǎo dàng
成语解释:直截了当
成语出处:鲁迅《三闲集 书籍和财色》:“然而将麻雀牌送给世界,且以此自豪的人民,对于这样简捷了当,没有意外之利的办法,是终于耐不下去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簡捷了當
英文翻译:directly and candidly
简:1.简单(跟“繁”相对):简便。简体。言简意赅。删繁就简。2.使简单;简化:精简。精兵简政。3.姓。4.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简札。简册。竹简。5.信件:书简。小简。6.选择(人才):简拔。简选。
捷:1.快:敏捷。捷足先登。2.姓。3.战胜:我军大捷。连战连捷。
了:[le]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a)用于实际已经发生的动作或变化:这个小组受到了表扬。水位已经低了两米。b)用于预期的或假设的动作:你先去,我下了班就去。他要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定也很高兴。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a)表示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某种情况:下雨了。春天了,桃花都开了。他吃了饭了。天快黑了,今天去不成了。b)表示在某种条件之下出现某种情况:天一下雨,我就不出门了。你早来一天就见着他了。c)表示认识、想法、主张、行动等有变化:我现在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本来不想去,后来还是去了。d)表示催促或劝止:走了,走了,不能再等了!。好了,不要老说这些事了![liǎo]1.完毕;结束:了结。了账。没完没了。一了百了。不了了之。这事儿已经了啦!2.放在动词后,跟“得、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办得了。做得了。来不了。受不了。3.完全(不);一点(也没有):了不相涉。了无惧色。了无进展。4.姓。5.明白;懂得:了然。了解。明了。了如指掌。
当:[dāng]1.担任:他当组长。2.承担:敢作敢当。3.主持:当家。4.相称:旗鼓相当(比喻实力相等)。5.应该:理当如此。6.介词。1.组成时间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当我到家时,他已经走了。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他回来了。2.组成处所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当众出丑。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7.阻挡:人民军队,锐不可当。8.拟声词。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丁丁当当。9.抵得上;等于:一以当十。[dàng]1.合适:处理得当。3.以为:我当你走了。4.当作:别把我当客人看待。5.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当年。6.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把金表拿去当了。7.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赎当。
成语“水到渠成”怎么用?比如小明备考三个月,考试时轻松答完,朋友夸他:“你这叫水到渠成。”这里既点明努力过程,又夸赞自然收获。成语像压缩包,四个字能讲完半小时的故事。
有人问:“成语为啥能流传千年?”你看“守株待兔”,战国时期农民的故事,现在用来形容妄想不劳而获的人。这些故事藏着人类共通的智慧,就像Wi-Fi信号,不同年代的人都能连上。我常觉得,成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思维快捷键。
遇到“画蛇添足”该用在哪儿?公司年会准备抽奖箱,小王非要加个闪光灯,结果线路短路。同事笑他:“这就叫画蛇添足。”用成语点评,既委婉指出问题,又避免直接批评。我发现职场中用对成语,就像给意见裹了层糖衣。
为什么说成语是语言芯片?上次见人用“南辕北辙”形容开会场景——领导说要降本增效,各部门却忙着买新设备。八个部门汇报完,这个成语突然蹦出来,全场会心一笑。好的成语能像手术刀,精准切开问题核心。
有实习生问我:“背成语真有必要?”我拿手机举例:成语就像预装的表情包,关键时刻能快速传递复杂信息。上周写方案时用“因地制宜”,比打三百字解释更利落。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成语反成了省时工具。
地铁上听到小姑娘说:“我和闺蜜真是形影不离。”转头看见她们各刷各的手机。这场景让我想到,成语也在悄悄进化。就像“机不可失”现在字面意思多了一层——手机不能没电。语言如水,总会找到自己的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