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ěng
  • jià
  • jiāo
  • hu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ěng jià jiāo huàn

成语解释:相同的价值进行平等交易

成语出处: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大家按等价交换的原则来互相帮助,解决劳力不足牲畜缺的困难。”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商业等

繁体字形:等價交换

英文翻译:Equivalent exchange

等价交换的意思

等:1.等级:同等。优等。2.种;类: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级:二等舱。共分三等。4.程度或数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车。请稍等一会儿。8.等到:等我写完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举未尽(可以叠用):北京、天津等地。纸张文具等等。10.列举后煞尾: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价:[jià]1.价格:物价。调价。物美价廉。无价之宝。这个价可不贵。2.价值:等价交换。3.化合价的简称:氢是一价的元素。4.姓。[jie]用在某些状语的后面:成天价忙。震天价响。[jiè]称被派遣传送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

交:1.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交活。交税。交公粮。把任务交给我们这个组吧。2.到(某一时辰或季节):交子时。明天就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3.连接;交叉:交界。两直线交于一点。4.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春夏之交。太行山在河北、山西两省之交。5.结交;交往:交朋友。建交。6.友谊;交情:绝交。一面之交。7.(人)性交;(动植物)交配:交媾。杂交。8.互相:交换。交流。交易。交谈。9.一齐;同时(发生):交加。交迫。交集。10.姓。11.同“”(jiāo)。

换:1.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交换。调换。2.变换;更换:换车。换人。换衣服。3.兑换。

成语评论

哎,说到等价交换这词儿,咱们老祖宗早就玩明白了。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白了就是“付出啥就收获啥”。你吭哧吭哧在地里忙活半年种西瓜,总不能指望地里突然长出金条吧?这事儿放现在也一样——职场里想升职加薪,不也得先拿出真本事么?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等价交换是不是太绝对了?嘿,您别说,还真不一定。就像成语“投桃报李”说的,你给我桃子,我还你李子,但李子甜不甜、桃子酸不酸,那得看双方诚意对不对?毕竟人和人打交道,有时候感情价值可比明码标价重要多了,你懂的。

再比如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话,乍听特别正能量对吧?但现实中可能得改成“十分耕耘,八分收获”才更贴切。就像我去年学编程那会儿,熬了三个月夜掉了一把头发,最后才勉强能写个网页。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没那三个月折腾,现在连个按钮都做不出来呢!

有人可能杠精附体:那“礼尚往来”算等价交换吗?要我说啊,重点在“尚”这个字。就像过年亲戚给你家孩子塞红包,你总不能原封不动塞回去吧?得加点心意或者挑个合适时机,这讲究的就是个动态平衡。毕竟人情社会里,完全等价反而容易伤感情。

最后唠点实在的。等价交换这事儿吧,个人觉得关键在“换”字上。就像成语“羊毛出在羊身上”,但聪明人懂得把羊毛织成毛衣再卖回给羊。举个栗子,同样是加班,有人只会抱怨时长,有人却能攒经验跳槽涨薪——您说这算不算更高级的等价交换?所以啊,咱既要认准基本原则,也得学会灵活变通不是?

等价交换的造句

  1. 造句 当今社会,爱情就是称斤算两的等价交换,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你出手的是美元还是人民币。
  2. 造句 当今社会,说难听点,爱情的本质就是称斤算两的等价交换,唯一的区别在于你出手的是美元还是人民币。
  3. 造句 当今社会,说难听点,爱情的本质就是寸金算两的等价交换,唯一的区别在于你出手的是人民币还是美元。
  4. 造句 旋转着的,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等价交换的,最残酷的也最公平的寒冷人间。
  5. 造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挂号费理应是证约定金和等价交换的手段。
  6. 造句 劳资两利、按劳取酬、等价交换是构建和谐劳动的三大原则。
  7. 造句 感情不能假手于人,中间一旦掺杂了等价交换物,也许最后记得的也只是等价物了。刘同 
  8. 造句 但是阿堵物也会有不能与幸福等价交换的时候。
  9. 造句 本文认为,国际不等价交换是不以国际价值或国际生产价格为基础的交换。
  10. 造句 陈枫摇摇头,唐飞这家伙和流氓没什么区别,连等价交换这个基本常识都知道,好在陈枫并不打算为此斤斤较量。

"等价交换"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