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óng
  • qín
  • jiàn
  • sh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óng qín jiàn shòu

成语解释:槛:关野兽的笼子。笼中鸟槛中兽。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

成语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薛佛》:“其心欣欣然,若笼禽槛兽之得逸,莫我如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没有自由的人

繁体字形:籠禽檻獸

英文翻译:Caged birds and caged animals

笼禽槛兽的意思

笼:[lóng]1.笼子:竹笼。兔笼。鸡从笼里跑出来了。2.旧时囚禁犯人的刑具:囚笼。3.蒸笼:小笼包子。馒头刚上笼。4.把手放在袖筒里:笼着手。[lǒng]笼子(lǒng·zi):箱笼。

禽:1.鸟类:家禽。飞禽。2.古代是鸟兽的统称:五禽(虎、鹿、熊、猿、鸟)戏。3.古又同“”。

槛:[kǎn]门槛;门限。[jiàn]1.栏杆。2.关禽兽的木笼;囚笼:兽槛。槛车(古代运送囚犯的车)。

兽:1.指哺乳动物,通常指有四条腿、全身生毛的:野兽。禽兽。走兽。2.比喻野蛮;下流:兽心。兽行。

成语评论

笼禽槛兽”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常用来形容被限制自由的人或事物。比如:“他每天被困在格子间里,像极了笼禽槛兽,只能透过玻璃窗望着外面的天空。”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描述物理上的束缚吗?” 其实不然。比如在家庭关系中,父母过度保护孩子时说:“别把孩子养成笼禽槛兽,该让他们自己探索世界了。”这里说的就是精神层面的限制。

最近遇到个有趣案例:某公司推行弹性工作制后,员工反而更高效了。这让我想到,现代社会的'笼子'往往是无形的——比如固化的思维模式,或是“必须朝九晚五”的陈旧观念。打破这些隐形栅栏,可能比物理空间上的解放更有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本身带着无奈感,但用好了能产生积极效果。比如在环保宣传中:“地球不是人类的专属牢笼,别让其他生物成为笼禽槛兽。”这样的表达既有警示作用,又暗示了改变的可能性。

个人认为,真正可怕的不是看得见的笼子,而是自我设限的心态。就像有些艺术家成名后反而创作力下降,不是被外界束缚,而是给自己套上了“应该怎么创作”的枷锁。下次感到被困住时,不妨想想:这个笼子,是别人焊的,还是自己建的?

有个朋友总抱怨工作像坐牢,后来转行做自由职业才发现,关键不在于环境,而在于是否保持破笼而出的勇气。这大概就是成语给现代人的启示:困住我们的往往不是现实条件,而是缺乏改变的决心。

"笼禽槛兽"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