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ǎo
  • h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ǐ bǎo mò hān

成语解释: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成语出处:清 陈廷焯《白雨斋诗话》第六卷:“张孝祥《六州歌头》一阙,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文章

繁体字形:筆飽墨酣

英文翻译:Full of ink

笔饱墨酣的意思

笔:1.写字画图的用具:毛笔。铅笔。钢笔。粉笔。一支笔。一管笔。2.(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笔。工笔。败笔。曲笔。3.用笔写出:代笔。直笔。亲笔。4.手迹:遗笔。绝笔。5.笔画:笔顺。笔形。6.a)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笔钱。三笔账。五笔生意。b)用于字的笔画:“大”字有三笔。c)用于书画艺术:写一笔好字。他能画几笔山水画。7.姓。

饱:1.吃足了。与“饿”相对。2.足;充分:饱经忧患。3.满足:以饱眼福。

墨:1.写字绘画的用品,是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来的汁:一块墨。一锭墨。研墨。笔墨纸砚。墨太稠了。2.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墨水。油墨。3.借指写的字和画的画:墨宝。遗墨。4.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胸无点墨。5.木工打直线用的墨线,借指规矩、准则:绳墨。矩墨。6.黑或近于黑的:墨菊。墨镜。7.贪污:贪墨。墨吏。8.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上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9.(Mò)指墨家。10.姓。11.指墨西哥:墨洋(墨西哥银圆)。

酣:1.饮酒尽兴:酣饮。半酣。酒酣耳热。2.泛指尽兴、畅快:酣歌。酣睡。

成语评论

嘿,说到“笔饱墨酣”这个成语,咱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学生写作文时,突然灵感爆发,钢笔在稿纸上唰唰作响,这时候老师走过来夸道:“小王这次真是笔饱墨酣,写得停都停不下来!”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写作场景吗?当然不是啦!咱们接着往下看。

记得有次看邻居张大爷练书法,老爷子蘸墨时把砚台都按得吱呀响。他老伴儿打趣说:“你这哪是写字,简直是给宣纸喂饭呢!”没想到张大爷得意地回:“这叫笔饱墨酣,墨不浸透纸背怎么显功夫?”看吧,这个成语用在传统艺术里也特别带劲儿,关键得抓住“准备充足、状态到位”这个核心意思。

不过说实在的,现在用这个成语的人好像变少了。前两天跟做自媒体的朋友聊天,她说:“现在写文案讲究快节奏,哪有时间笔饱墨酣啊?”这话让我突然意识到,这个成语其实暗含了种老派的专注精神。虽说现在大家都用键盘打字,但那种沉浸式的创作状态,不正是数字时代更需要的吗?

再举个反例您就明白了。上次帮亲戚改简历,看他写得干巴巴的,忍不住说:“你这经历写得跟超市小票似的,得拿出点笔饱墨酣的劲头啊!”结果他反问我:“现在HR看简历不就扫几眼吗?”您瞧,这就是理解偏差了——笔饱墨酣不是要写得多,而是要在有限篇幅里把精气神写透。

最后说个冷知识,这个成语最早是形容画家作画状态的。有次参观美术馆,解说员指着一幅水墨荷花说:“画家当时笔饱墨酣,三笔就勾出了莲蓬的神韵。”所以说啊,不管是写字画画还是日常做事,带着全情投入的状态,准能事半功倍。下次遇到需要卯足劲干的事,不妨默念几遍“笔饱墨酣”,说不定真能来状态呢!

"笔饱墨酣"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