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ǐ mò zhǐ yàn
成语解释:指书写工具
成语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6回:“就叫家人将带来的笔墨纸砚分在各人面前,大家做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书写工具
繁体字形:笔墨纸砚
英文翻译:Brush, ink, paper and inkstone
笔:1.写字画图的用具:毛笔。铅笔。钢笔。粉笔。一支笔。一管笔。2.(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笔。工笔。败笔。曲笔。3.用笔写出:代笔。直笔。亲笔。4.手迹:遗笔。绝笔。5.笔画:笔顺。笔形。6.a)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笔钱。三笔账。五笔生意。b)用于字的笔画:“大”字有三笔。c)用于书画艺术:写一笔好字。他能画几笔山水画。7.姓。
墨:1.写字绘画的用品,是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来的汁:一块墨。一锭墨。研墨。笔墨纸砚。墨太稠了。2.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墨水。油墨。3.借指写的字和画的画:墨宝。遗墨。4.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胸无点墨。5.木工打直线用的墨线,借指规矩、准则:绳墨。矩墨。6.黑或近于黑的:墨菊。墨镜。7.贪污:贪墨。墨吏。8.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上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9.(Mò)指墨家。10.姓。11.指墨西哥:墨洋(墨西哥银圆)。
纸:1.供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用的片状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成。2.量词。用于计算文件、书信等的张数:一纸电文。
砚:1.砚台:笔砚。端砚。2.旧时指有同学关系的(因同学常共笔砚,同学也称“同砚”):砚兄。砚友。
哎,说到笔墨纸砚,你懂的,这可是古代文人的“四大件”啊!比如成语“笔走龙蛇”,形容书法潇洒有力,咱可以造个句子:“他挥毫泼墨,字迹笔走龙蛇,围观群众直呼内行!”不过问题来了,为啥非得用“龙蛇”形容?说白了,龙蛇的形态曲折灵动,和书法线条的流动感简直绝配啊!
再比如“墨守成规”这词儿,带点批评的意思。举个例:“公司要是总墨守成规,迟早被市场淘汰。”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墨’有啥关系?”其实啊,这里的“墨”指战国时的墨子,他擅长守城战术,后来被用来比喻固执守旧——你看,历史梗和现代职场还能无缝衔接呢!
说到“纸”,必须提“纸上谈兵”。比如:“方案再漂亮,不落地就是纸上谈兵。”这时候肯定有人嘀咕:“这成语为啥用纸不用竹简?”个人觉得吧,纸普及后成了知识载体,用它比喻空谈反而更有代入感。话说回来,现在谁还不用PPT“谈兵”呢?工具在变,道理倒是千年不变。
最后聊聊“砚台”。有句老话叫“砚田笔耕”,形容文人靠写作谋生。比如:“他半辈子砚田笔耕,终于写出了畅销书。”这时候问题又来了:砚台咋就成田了?嘿!古代文人把砚台比作农田,笔墨就是耕种的工具——这种比喻,可比现在说“码字搬砖”文雅多了吧?不过说实在的,现在敲键盘和当年磨墨,本质上都是“输出生产力”嘛。
说到这儿,突然想到个事儿:现在年轻人用电子设备多了,笔墨纸砚会不会被淘汰?要我说啊,工具会迭代,但文化符号永远有生命力。你看现在国潮兴起,砚台造型的手机支架、毛笔字体的表情包,这不就是老物件的新玩法吗?工具嘛,用对了场景,老树也能开新花!
总之啊,这些成语就像文化密码,藏着古人的智慧和幽默感。下次看到“笔墨纸砚”相关的词儿,不妨多琢磨背后的故事——保准比刷短视频有意思多了!得嘞,今儿就唠到这儿,咱们下回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