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án
  • m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ì mù nán mén

成语解释:立木:竖木于地上。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成语出处:《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行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立木南門

英文翻译:Limu South Gate

立木南门的意思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指南针。南方。2.指中国南方:南货。南味。[nā]〔南无〕梵语音译词。佛教用语。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弥陀佛。无(mó)。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成语评论

立木南门”这个成语源自商鞅变法的故事——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城门口立木,承诺谁把木头搬到另一处就赏金。有人照做后果然得赏,从此百姓相信政令不会骗人。这个成语的核心是什么?其实它讲的是“用行动证明承诺”,而非空口说白话。

今天还用得上“立木南门”吗?举个例子,公司承诺“加班费翻倍”却迟迟不落实,员工自然会质疑;但若老板次月直接多发奖金,团队信任感立刻提升。可见,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兑现承诺的行为永远比漂亮话更打动人。

有人觉得“先行动再承诺”太吃亏,其实不然。我曾在社区组织义卖,最初只是默默收集旧物,整理后拍照发群里。邻居们看到实物才纷纷加入,最终筹款翻了三倍。这种“做给你看”的方式,反而比反复呼吁更有效。

如何实践这种智慧?下次答应朋友帮忙时,不妨直接问“周三下午三点我带工具来行吗”,比说“包在我身上”更让人安心。就像网购时看到“已发货”总比“尽快安排”更踏实,具体行动才是信任的黏合剂。

商鞅的故事过去两千多年,人性对诚信的需求从未改变。与其纠结“怎么让人相信我”,不如思考“我能先做什么”。当兑现承诺成为习惯,你会发现世界的回应比想象中更积极。

"立木南门"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