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ì dì jīn gāng
成语解释:比喻人力大气壮,异常威武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4回:“马似掀天狮子,人如立地金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勇武
繁体字形:立地金剛
英文翻译:Site King Kong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刚:1.硬;坚强(跟“柔”相对):刚强。刚直。他的性情太刚。2.姓。3.恰好:不大不小,刚合适。4.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仅仅:清早出发的时候天还很黑,刚能看出前面的人的背包。5.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他刚从上海回来。那时弟弟刚学会走路。6.用在复句里,后面用“就”字呼应,表示两件事紧接:刚过立春,天气就异乎寻常地热了起来。
“立地金刚”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像金刚一样稳稳站立”,常用来形容人立场坚定、不可动摇。比如在职场中,有人会说:“老张面对客户的无理要求,简直像个立地金刚,既不妥协原则,又耐心沟通,最后硬是把合作谈成了。”这种场景下,成语既夸赞了坚持,也点出了灵活应对的重要性。
问题:为什么用“金刚”来比喻人的坚定?金刚在佛教中象征无坚不摧的力量,而“立地”则强调扎根现实。这种组合既突出内心的强大,又暗示行动需脚踏实地。比如朋友创业失败三次,却还能自嘲“我这人就是立地金刚命,摔倒了爬起来再战”,这里既带点幽默,也传递了不服输的态度。
生活中还有一种反向用法。有人吐槽同事:“他哪是立地金刚啊,根本是块硬石头,连别人意见都听不进。”这时候成语反而成了固执的代名词。可见,坚定和固执的界限,往往在于是否愿意理性调整方向。
个人观点:现代社会推崇快速适应变化,“立地金刚”式的坚持反而显得珍贵。但要注意的是——真正的“金刚”智慧在于站稳内核,而非僵化外壳。就像台风中的大树,枝干随风摆动,根系却越扎越深。
试着把这个成语放进家庭场景:“我妈反对我辞职时,简直立地金刚附体,后来我拿出半年规划表,她居然秒变支持者。”这说明再强的坚持,也可能被更具体的行动方案化解。成语背后的核心,其实是价值观的碰撞与磨合。
最后看个历史案例:文天祥被囚三年不降元朝,后人用“立地金刚”形容他的气节。这种用法提醒我们——某些底线值得用生命守护。但换个角度看,若他当时假意归顺伺机而动,是否能有更大作为?成语的解读空间,恰是文化生命力的体现。
当遇到需要坚持的关口,不妨自问:我此刻的“立地金刚”,是守护着珍贵的信念,还是困在了惯性思维里?答案或许就藏在每次选择背后的初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