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è nòng wēi quán
成语解释:指玩弄权柄
成语出处:宋·苏舜钦《火疏》:“在辅弼无椑国体者去之,居左右窃弄威权者去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官场等
繁体字形:竊弄威権
英文翻译:Steal authority
窃:1.偷;用阴谋手段夺取:行窃。窃位。2.暗中;偷偷地:窃听。窃窃私语。3.谦辞。称自己:窃以为。
弄:[nòng]1.手拿着、摆弄着或逗引着玩儿:他又弄鸽子去了。小孩儿爱弄沙土。2.做;干;办;搞:弄饭。这活儿我做不好,请你帮我弄弄。把书弄坏了。这件事总得弄出个结果来才成。3.设法取得:弄点水来。4.耍;玩弄:弄手段。舞文弄墨。[lòng]小巷;胡同(多用于巷名):里弄。弄堂。一条小弄。
威:1.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威信。威严。示威。助威。狐假虎威。2.凭借威力(采取某种行动):威逼。威吓。威胁。3.姓。
权:1.秤锤。2.权衡:权其轻重。3.权力:当权。有职有权。掌握大权。生杀予夺之权。4.权利:人权。公民权。选举权。发言权。5.有利的形势:主动权。制空权。6.权变;权宜:权诈。权谋。通权达变。7.权且;姑且:权充。死马权当活马医。8.又同“颧”。
什么是“窃弄威权”?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描述的场景其实离我们并不远。简单来说,它指的是暗中滥用权力、操控局面的行为。比如某公司高管表面上谦逊低调,背地里却绕过制度给亲戚“开后门”安排职位,这就是典型的窃弄威权。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行为为什么能得逞?”答案藏在权力的特性里。当监督机制存在漏洞时,手握权力的人可能利用信息差,像玩提线木偶般操纵他人。比如古代官场中,师爷替县太爷收受贿赂却不留痕迹;现代职场里,中层管理者故意模糊任务要求,让下属不得不依赖他的“特别指导”。
那普通人如何识别这类行为呢?观察这三个信号:决策过程突然变得不透明、关键信息只在特定小圈子传播、反对意见总是被“技术性忽略”。就像小区物业突然更换高价合作方,业委会却说不出具体招标流程,这时候就该提高警惕了。
有意思的是,技术发展正在改变窃弄威权的玩法。某互联网公司曾爆出管理层用算法推荐机制,悄悄打压竞争对手产品曝光量。这种数字时代的权力游戏,比传统方式更隐蔽也更难追责。但反过来说,区块链存证、云端日志等技术也正在成为反制的新武器。
从我接触的案例来看,预防窃弄威权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阳光化的工作流程。就像超市把称重台设在顾客眼前,当每个环节都能被合理质疑时,暗箱操作的空间自然缩小。重要的是培养这样的意识:真正的权威来自公开透明,而非故弄玄虚的把戏。
最后想说的是,面对这类现象不必过于悲观。就像潮水退去会露出礁石,随着社会监督体系的完善,那些靠窃弄威权获利的人终将无处遁形。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推动改变的力量——当发现不对劲时,勇敢地追问细节;遇到不公平时,坚持用规则说话。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正在编织更健康的权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