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óng yuán shī mù
成语解释:猿猴失去了栖身的树木。比喻人漂泊流浪
成语出处:唐·杜甫《寄杜位》:“寒日经檐短,穷猿失木悲。”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窮猨失木
英文翻译:Poor ape loses wood
穷: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猿:哺乳动物,外形像猴而大,种类很多,没有颊囊和尾巴,有的特征跟人类很相似。生活在森林中。如猩猩和长臂猿。
失: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穷猿失木”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的核心意思是形容人在困境中失去依靠,像一只找不到树的猿猴一样无助。比如小王原本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突然遭遇裁员,存款只够支撑三个月房租,这时候他感觉自己就像“穷猿失木”——既没了收入来源,又找不到新方向,连每天打开招聘软件都需要勇气。
为什么会用猿猴和树来比喻困境?其实古人观察到猿猴依赖树木生存,就像现代人依赖工作、家庭或人际关系。当这些“树”突然消失时,人的慌乱感就像被抛到空地的猿猴。记得去年邻居张阿姨退休后,儿女都在国外,她突然不会用智能手机点外卖,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抹眼泪,那种状态就是活生生的“穷猿失木”。
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有更强的现实意义。比如创业者老李,他把全部积蓄投入奶茶店,结果碰上疫情被迫停业。当他站在贴满转让告示的店铺前,手里攥着过期的原料进货单,那种进退两难的窘境,比成语本身更令人揪心。但有意思的是,后来他转型做线上茶包配送,反而打开了新市场——这说明“失木”的危机里也可能藏着转机。
有人会问:“既然失去依靠这么痛苦,我们该怎么预防?”我个人觉得,与其追求永远不“失木”,不如培养“找新树”的能力。就像程序员小陈被AI取代岗位后,用三个月学会了数据标注的新技能,现在反而赚得比之前多。生活中没有永远稳固的“树”,但人的适应力可以成为移动的森林。
观察身边案例会发现,很多“穷猿失木”的困境其实是认知局限造成的。朋友阿琳离婚后以为天塌了,两年后却开了家花艺工作室,朋友圈里全是她给新娘扎捧花的笑脸。有时候我们以为的“绝境”,可能只是生活逼着我们跳出舒适圈的特别方式——就像被迫离开枯树的猿猴,最终会在奔跑中发现更适合攀爬的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