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óng zé sī biàn
成语解释:行不通没办法时就设法改变现状。
成语出处:《周易 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繁体字形:窮則思變
英文翻译:poverty gives rise to the desire for change
穷: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则:1.规范;榜样:以身作则。2.规则:细则。3.效法:则先烈之言行。4.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表示转折关系:欲速则不达。5.是;乃是:此则余之过也。6.与“作”义相近,宋、元、明小说戏曲里常用:则甚(作什么)。不则声。7.量词。用于成文的条数:试题三则。新闻两则。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变:1.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变了。变了样儿。2.改变(性质、状态);变成: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使改变:变废为宝。变农业国为工业国。4.能变化的;已变化的:变数。变态。5.变卖:变产。6.变通:通权达变。7.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变。变乱。8.指变文:目连变。9.姓。
小明毕业后在县城工作五年,工资始终卡在四千块。房租涨了三次后,他蹲在阳台上盯着泡面盒子发呆:"要不要试试拍短视频?"三个月后他的手工木雕账号突然爆火,订单排到半年后。人为什么总在走投无路时才敢冒险?因为安全区的围墙塌了,反而能看见更广阔的旷野。
就像老牌纺织厂"春花布料",2019年订单被越南工厂抢走七成。正当工人们以为要关厂时,经理带着技术员跑遍山区,最后转型做竹纤维环保面料,现在给国际运动品牌供货。企业濒临绝境反而容易转型成功的关键在哪里?沉没成本归零后,决策者更敢押注差异化赛道。
菜场张阿姨的故事特别有意思。她守着豆腐摊二十年,直到隔壁开了生鲜超市。有天她突然在摊位前架起手机直播"豆腐的108种吃法",现在每天能卖出三百斤豆制品。这种转变背后藏着什么规律?生存压力会倒逼认知升级,就像寒冬让松鼠提前学会囤积松子。
有个现象很有趣:大厂程序员被裁员后,三分之一转行做独立开发,五分之一开起了烘焙工作室。明明守着高薪时从没想过这些可能性。这印证了《反脆弱》里的观点:过度的稳定反而压制创新力。就像被海浪不断冲刷的礁石,最终会长出最坚硬的贝类。
我有个亲戚在山区支教十年,去年带着学生用苔藓做微型盆景,现在通过电商平台卖到北上广。这种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印证了经济学家说的"限制催生独创性"。当标准化路径失效时,野路子里反而藏着指数级增长的可能。
最近注意到职场新趋势:越来越多年轻人主动跳出升职通道,转做自由职业或小微创业。这或许说明,当代人正在提前触发"思变机制"。毕竟在人工智能时代,与其等危机来临,不如主动制造可控的"压力测试"。
乡村振兴中的"渔村变网红"现象特别值得玩味。福建某渔村在禁渔期开发海钓体验项目,用抖音直播吸引游客,收入反而比捕鱼时期高两倍。这种转型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在于把地理劣势重新包装成稀缺性体验,就像把绊脚石打磨成纪念币。
个人认为,穷则思变不仅是求生反应,更是人类独有的前瞻能力。就像候鸟在食物充足时就开始南飞,真正的智者会在阳光灿烂时修补屋顶。当我们学会在顺境中保持危机感,在逆境中捕捉机遇,就能把"被动改变"转化为"主动进化"的永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