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áng ráng mǎn jiā
成语解释: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成语出处:《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粮食满仓
繁体字形:穰穰滿家
英文翻译:bumper grain harvest
穰:1.同“瓤”。2.丰盛:人稠物穰。
穰:1.同“瓤”。2.丰盛:人稠物穰。
满: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满了。装得太满了。2.使满:满上这一杯吧!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满。不满一年。4.全;整个:满身油泥。满屋子的烟。5.完全:满不在乎。满有资格。6.满足:满意。心满意足。7.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8.姓。9.满族:满人。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穰穰满家”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源自《诗经》,原本形容粮食堆满屋子,后来逐渐引申为家庭富足、生活丰饶的状态。比如:“老张家今年种的玉米大丰收,仓库里穰穰满家,连邻居都来帮忙晾晒。”这样的画面感,是不是立刻让人联想到丰收的喜悦?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形容物质上的富裕吗?”当然不是!比如一个创业者可以说:“公司团队磨合三年,如今人才穰穰满家,每个项目都有专业人才支撑。”这里既保留了“充足”的本意,又扩展到了人力资源的丰富性。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王阿姨退休后开始学国画,十年间作品穰穰满家,客厅都挂满了她的山水画。”这时候成语的意境就从物质层面转移到了精神积累,展现了时间沉淀带来的丰沛成果。
值得思考的是,现代人常说“断舍离”,这和“穰穰满家”是否矛盾?我个人觉得,关键在于“满”的质量而非数量。就像收藏家满屋的古董是文化财富,而囤积癖满屋的废品就是负担。真正的“穰穰满家”应当像秋天的果园,既果实累累,又井然有序。
再看职场中的运用:“新入职的小李发现,公司的知识库里穰穰满家,从行业报告到操作手册一应俱全。”这种用法跳出了传统家庭场景,更符合现代组织对信息资源的重视,说明成语本身具有与时俱进的活力。
或许有人疑惑:“用这么文雅的成语,会不会显得刻意?”其实语言就像调料,用得恰当就能增色。比如介绍朋友时说:“老陈的书房穰穰满家,光哲学书就有八个书架。”既生动传达了信息量大的特点,又比直白的“很多书”更有韵味。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穰穰满家”提醒我们的不仅是积累,更是对已有资源的珍视。就像农民看着满仓稻谷时的满足感,那份踏实与安心,或许正是快节奏生活中我们需要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