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g
  • shè
  • shǔ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ì fēng shè shǔ

成语解释:谷神庙里的马蜂,土地庙里的老鼠。比喻倚势作恶手的人。

成语出处: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稷蜂不攻,而社鼠不熏,非以稷蜂社鼠之神,其所托者善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比喻倚势作恶的人

繁体字形:稷蜂社鼠

英文翻译:Jibuzzer rat

稷蜂社鼠的意思

稷:1.古代称一种粮食作物,有的书说是黍一类的作物,有的书说是谷子(粟)。2.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社稷。3.姓。

蜂:1.昆虫。种类很多。有的成群生活,有毒刺,如蜜蜂、胡蜂;有的单独或成对生活,捕食小虫,如蜾蠃(luǒ);有的营寄生生活,如寄生蜂;有的危害植物,如叶蜂。2.比喻成群地:蜂聚。

社:1.某些集体组织:诗社。报社。通讯社。合作社。集会结社。2.某些服务性单位:茶社。旅社。旅行社。3.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春社。秋社。社日。社稷。4.姓。

鼠:哺乳动物,种类很多,一般身体小,尾巴长,门齿很发达,没有犬齿,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强,有的能传播鼠疫。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成语评论

稷蜂社鼠”这个成语,乍一听像是什么奇怪的生物组合,但它其实是个生动的比喻。它的字面意思是“稷庙里的蜂”和“社坛里的鼠”,实际指的是那些依附权势、危害公共利益的小人。比如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类人不容易被发现?”答案很简单:他们就像藏在庙宇里的蜂鼠,表面上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甚至让人觉得“无害”,但暗地里却在啃噬根基。

举个职场中的例子:某公司空降的高管带来几个亲信,这些人不钻研业务,却整天琢磨如何给领导“表忠心”,甚至排挤真正干活的同事。用“稷蜂社鼠”形容他们再贴切不过——看似依附在管理体系里,实则消耗团队能量。这时候有人会困惑:“为什么公司不直接清理这些人?”因为就像成语里的蜂鼠躲在神圣场所,这类人往往有“保护伞”,清除时需要权衡利弊。

历史上有个经典案例:明朝宦官专权时期,太监们把持朝政、贪腐横行,就像“稷蜂社鼠”般寄生在皇权体系中。他们借皇帝的名义作恶,导致国家日渐衰败。这时候值得思考的是:当害虫与系统深度绑定,是该连根拔起还是逐步改良?从管理学角度看,建立透明的监督机制比单纯抓“害虫”更重要。

我个人观察到一个现象:越是强调“忠诚”的组织,越容易滋生“稷蜂社鼠”。因为当评判标准从“能力”转向“站队”,投机者就有了可乘之机。这提醒我们,健康的组织文化需要像定期清扫庙宇那样,既要驱赶害虫,也要保持通风透光。

遇到类似情况该怎么办?不妨学学古人智慧:与其事后扑杀,不如事前预防。就像聪明的农夫会在粮仓建造时就考虑防鼠设计,现代组织也该在制度层面设置“防火墙”。比如某科技公司推行“匿名项目评价系统”,让每个成员的贡献透明可见,那些混日子的“社鼠”自然无所遁形。

说到底,“稷蜂社鼠”的存在是个生态问题。就像森林里总会有寄生虫,关键在于维持生态平衡。当我们不再幻想彻底消灭害虫,而是聚焦于提升整体免疫力时,这个古老的成语反而能带给我们应对现实的新思路。

"稷蜂社鼠"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