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i
  • gu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 fēi xí guàn

成语解释:指错误长久沿袭,已成习惯。贯,通“惯”。

成语出处:汉 应劭《〈风俗通〉序》:“至于俗间行语,众所共传,积非习贯,莫能原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习惯等

繁体字形:积非習貫

英文翻译:Acculturation

积非习贯的意思

积:1.积累;聚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积土成山。院子里积了不少水。2.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积习。积弊。3.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食积。奶积。捏积。这个孩子有积了。4.乘积的简称。

非: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习:1.学习;复习;练习:自习。实习。习艺。修文习武。2.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习见。习闻。习以为常。3.习惯:积习。恶习。相沿成习。4.姓。

贯:1.穿;贯通:如雷贯耳。学贯古今。2.连贯:鱼贯而入。累累如贯珠。3.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万贯家私。4.世代居住的地方:籍贯。乡贯。5.事例;成例:一仍旧贯。6.姓。

成语评论

积非习贯”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陌生,但拆开看就明白了——“积”是积累,“非”是错误,“习”是习惯,“贯”是贯穿。连起来的意思,就是错误的事情做久了,反而被当成正常习惯。这就像天天穿反了袜子,时间一长竟觉得“袜子就该这么穿”。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办公室里有个同事总爱用红色字体写邮件,大家都觉得刺眼却没人提醒。三年后,新来的实习生反而被批评“邮件格式不规范”——因为红色字体已经成了部门默认风格。你看,错误的行为一旦被群体接受,反而成了“规矩”。

为什么会积非成习呢? 心理学有个“温水煮青蛙”效应。就像有人天天熬夜刷手机,开始只是偶尔失眠,半年后生物钟彻底紊乱,这时候再想早睡反而浑身难受。错误重复的次数多了,大脑会产生路径依赖,就像老马识途般自动选择熟悉的错误选项。

记得刚学做饭时,我总把青菜炒得过熟。有天朋友尝了说:“你这菜都快成腌菜了。”我才惊觉,原来自己早就把错误手法当成了正常操作。现在每次下锅前都会默念“七分熟”,刻意打破原来的惯性。

怎么避免积非成习? 有个简单方法叫“三问检验”:这件事的做法来源是什么?是否符合基本常识?换个人来做会怎样?就像网购时看到某商品月销10万+,先别急着跟风,多问句“这么多人买就代表好吗”,可能就会发现刷单的猫腻。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更容易出现集体性积非习贯。比如某些网络热词明明用错了本意,传播的人多了反而让原意消失。这时候保持独立思考就像随身携带的指南针,能帮我们在信息迷雾中找到方向。

下次看见排队超长的奶茶店,不妨想想:排队的都是真顾客吗?也许只是商家雇人制造的虚假繁荣。破除积非习贯的关键,不在于否定所有旧习惯,而在于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就像淘金者能在沙堆里识别真金。

改变积非习贯的过程,其实是个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每天花五分钟复盘当日行为,用手机备忘录记下“今天哪些事是随大流做的”。三个月后再回看,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原来那些理所当然的选择,藏着这么多可以优化的空间。

"积非习贯"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