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n lóu xiè guǎn
成语解释:泛指歌舞场所。多指妓院
成语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一卷:“秦楼谢馆鸳鸯幄,文流稍足有声价。”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歌榭妓院
繁体字形:秦樓謝館
英文翻译:Qinlou Xiegan
秦:1.周朝国名(前770—前221)。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为诸侯。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年为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所灭。3.指陕西和甘肃。特指陕西。
楼:1.楼房:大楼。教学楼。高楼大厦。一座楼。2.楼房的一层:一楼(平地的一层)。一口气爬上十楼。3.(楼儿)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城楼。箭楼。钟楼。4.用于某些店铺的名称:茶楼。酒楼。银楼。5.姓。
谢:1.感谢:道谢。酬谢。这点儿小事不用谢了。2.认错;道歉:谢罪。谢过。3.辞去;拒绝:谢绝。敬谢不敏。4.(花或叶子)脱落:凋谢。桃花谢了。5.姓。
馆:1.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宾馆。旅馆。2.一个国家在另一国家办理外交的人员常驻的处所:使馆。领事馆。3.(馆儿)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理发馆。照相馆。饭馆儿。4.收藏、陈列文物或进行文体活动的场所:博物馆。天文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5.旧时指塾师教书的地方:坐馆。家馆。
“秦楼谢馆”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古色古香,对吧?它原本指的是古代歌舞升平的娱乐场所,比如酒楼、戏院,或者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比如你可以说:“如今的商业街上,虽然少了秦楼谢馆的诗意,但咖啡馆和酒吧成了现代人放松的新据点。” 这么一对比,是不是瞬间觉得成语和现实生活有了关联?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人会用“秦楼谢馆”来形容这些地方呢?其实,“秦楼”最早指的是秦穆公女儿弄玉和萧史吹箫引凤的传说,后来逐渐演变成风月场所的代称;而“谢馆”则与南朝诗人谢灵运有关,暗含文人雅集的意味。说白了,这成语背后既有浪漫故事,也有文化圈层的隐喻。
举个更生动的例子:“互联网时代,直播间里的热闹劲儿,倒像是数字版的秦楼谢馆。” 这里用现代科技对比古代场景,是不是突然觉得历史在循环?不过要注意,成语本身并不带贬义,更多是描述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
我有个观察:现代人总说“社交空间”很重要,其实和古人对“秦楼谢馆”的需求一脉相承。无论是唐宋时期的诗酒唱和,还是今天的网红打卡点,本质上都是人在寻找情感共鸣的场域。这种跨越时空的相似性,恰恰说明人类对联结的渴望从未改变。
再想想那些老城改造项目,把废弃戏院改成文创园,何尝不是新时代的“秦楼谢馆”?老建筑里飘出新茶香,旧戏台上演脱口秀,这种新旧碰撞反而让成语焕发了新生机。或许再过百年,我们的咖啡馆也会变成后人笔下的文化符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