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óu
  • t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ē tóu tǎn tǐ

成语解释:科头:不戴帽子;袒:裸露。不戴帽子,袒露身体。形容傲慢不羁的神态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刺骄》:“若夫贵门子孙及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头袒体,踞见宾客。”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科頭襢軆

英文翻译:Head Topaz

科头袒体的意思

科:1.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科目。文科。理科。专科。牙科。妇科。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处低,比股高):秘书科。财务科。总务处下面分三个科。3.科举考试,也指科举考试的科目:科场。登科。开科取士。4.科班:坐科。出科。5.生物学中把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分为松科、杉科、柏科等,鸡形目分为雉科、松鸡科等。科以下为属。6.姓。7.法律条文:金科玉律。作奸犯科。8.判定(刑罚):科刑。科罪。科以罚金。9.古典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袒:1.脱去或敞开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袒露。袒胸露臂。2.袒护:偏袒。

体:[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tī]〔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己话”,亦作“梯己”。

成语评论

你听说过“科头袒体”这个成语吗?乍一听可能有点陌生,但它的故事其实很有意思。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成语到底在说什么,又能怎么用进生活里。

什么是“科头袒体”? 这个词字面意思是“不戴帽子、光着膀子”,最早用来形容古人豪放不羁的生活状态。比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里写:“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活脱脱就是科头袒体的真实写照——衣服破洞不修边幅,吃喝都成问题还乐呵呵的。

现在还能用这个词吗? 当然可以!比如描写现代艺术家:“老张画起画来科头袒体,颜料沾满衬衫也不在意,眼里只有未完成的向日葵。”这里既保留了原意中的洒脱,又赋予了专注创作的新内涵。不过要注意使用场景,正式文件里用可能显得突兀。

为什么这种状态值得关注? 我发现科头袒体背后藏着个有趣悖论:表面看是随性,内核却是对某件事的极致投入。就像程序员通宵写代码时蓬头垢面,登山者满身泥泞仍勇往直前。这种“选择性不修边幅”反而凸显了他们对目标的执着,比刻意维持体面更有力量感。

怎么用好这个成语? 试着在描写人物时制造反差。比如:“签约仪式上西装革履的王总,私下钓鱼时完全是科头袒体的模样——草帽往岸边一甩,裤腿卷到膝盖,盯着浮漂能坐一整天。”通过对比,人物形象瞬间立体起来。

语言就像流动的河,老成语也能游出新波纹。下次看到地铁里捧着破旧笔记本写诗的年轻人,或是凌晨四点实验室里白大褂沾着咖啡渍的研究员,或许“科头袒体”这个词会突然蹦进你的脑海。这何尝不是跨越千年的文化默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