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ū shàn jiàn juān
成语解释:见:被;捐:弃。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成语出处:汉 班婕妤《怨歌行》诗:“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月明,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用于女性
繁体字形:秌搧見捐
英文翻译:be cast aside like the fan in autumn
秋:1.秋季:深秋。秋风。秋雨。秋高气爽。2.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秋。大秋。3.指一年的时间:千秋万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5.姓。6.见〖秋千〗。
扇:[shàn]1.扇子。2.板状或片状的东西:门扇。隔扇。3.量词。用于门窗等:一扇门。两扇窗子。[shān]1.(用扇子等)摇动生风:扇扇子。2.用手掌打:扇了他一巴掌。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捐:1.舍弃;抛弃:捐弃。捐生(舍弃生命)。捐躯。2.捐助:捐献。捐钱。募捐。3.税收的一种名称:车捐。上了一笔捐。
“秋扇见捐”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说的其实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比如公司里有个老员工,年轻时帮老板解决过无数难题,可等到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老板招了一群会用新工具的年轻人,老员工就被调到了边缘岗位。这时候同事私下嘀咕:“哎,这不就是秋扇见捐吗?”
这个成语到底从哪儿来的?其实它出自汉代班婕妤的《怨歌行》,原句是“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用团扇夏天被需要、秋天被收起来的遭遇,比喻女性在感情中的被动处境。就像现在有人买了最新款手机,用了半年发现出新款了,原来的手机明明还能用,却被扔进了抽屉吃灰。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还用这个成语合适吗?其实特别适合形容那些“用过即弃”的现象。比如直播行业里,某个网红突然爆红,经纪公司让他每天直播十小时,等流量下滑了立刻换新人顶上。这种操作,用“秋扇见捐”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能引发现代人的共鸣。有次朋友说起他家祖传的搪瓷茶缸,爷爷那辈当宝贝用,到孙子辈就成了落灰的摆设。我脱口而出:“你这茶缸也算体验了把秋扇见捐啊!”说完我们都笑了——原来古人的智慧早就看透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不过换个角度看,被“见捐”未必是坏事。就像我家那台老式收音机,虽然现在用手机听歌更方便,但去年大停电时,它靠着两节电池让我们听到了台风预警。有些东西的价值,可能只是暂时没被发现罢了。
下次看到公司茶水间的咖啡机更新换代,或是发现常去的早餐摊改成了奶茶店,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提醒我们:世间万物都有时效性,与其哀叹被替代,不如像秋天的扇子那样坦然接受季节更替——毕竟来年夏天,说不定又能派上用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