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ī shū dì zǐ

成语解释:私:私下;淑:善。对自己所敬仰而不能从学的前辈的自称。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谦词

繁体字形:私淑弟子

英文翻译:a disciple who has not taken lessons directly under the master himself

私淑弟子的意思

私:1.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跟“公”相对):私事。私信。私有。2.自私(跟“公”相对):私心。大公无私。3.暗地里;私下:私访。窃窃私语。4.秘密而不合法的:私货。私盐。私通。

淑:温和的;善良的。多指妇女的品德好。

弟:[dì]1.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弟弟。兄弟。2.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弟。堂弟。3.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弟。师弟。4.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弟子。徒弟。5.古同“”,次序。6.古同“”,但。[tì]古同“”,孝悌。[tuí]〔弟靡〕颓唐;柔顺。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成语评论

私淑弟子”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的意思其实很实在:一个人虽然没有正式拜师,却打心底里崇拜某位前辈,默默学习对方的学问或技艺。比如有人特别崇拜鲁迅的文风,自己反复研究模仿,就可以说他是鲁迅的“私淑弟子”。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小明是个程序员,他特别佩服公司里技术大牛老张,但两人不在一个部门,小明也不好意思直接拜师。于是他每天观察老张写的代码,研究他的技术文档,还偷偷参加老张主讲的分享会。半年后,小明的代码风格明显有了老张的影子——这就是现实版的“私淑弟子”。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随便就能上网课,还需要这种“偷师学艺”的方式吗?其实这正是私淑弟子的可贵之处。主动筛选学习对象、提炼知识精华的过程,本身就是深度思考的体现。就像古人没有搜索引擎,反而更能沉下心琢磨学问。

我观察到现代职场有个有趣现象:很多年轻人会把行业大V当“云师父”。他们会系统分析大V的成长路径,拆解他们的方法论,甚至模仿他们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少了当面指导,但自主性更强,反而能培养出独特的理解角度。

不过要提醒的是,当私淑弟子不等于全盘照搬。就像学书法临帖,最终要写出自己的风格。有位画家朋友跟我说,他年轻时模仿吴冠中的画风,后来在写生实践中才慢慢找到自己的语言。这种传承与突破的平衡,正是“私淑”的精髓所在。

说到底,知识传承从来不止于课堂。那些主动寻找精神导师、在实践中消化知识的人,往往能走得更远。就像春天播下的种子,虽然没人天天盯着浇水,但遇到合适的土壤,自然会生根发芽。

私淑弟子的造句

  1. 造句 我没有机会受业于陈教授门下,我只是他的私淑弟子。
  2. 造句 至于政界要人就不然,他们有的是秘书,或是私淑弟子,替他们来做注释的工作。
  3. 造句 您要是不收,我就当您的私淑弟子了。
  4. 造句 本名张建新,为还珠楼主私淑弟子,国学根底深厚,文笔极佳。
  5. 造句 (以上均见《周许诸儒学案》,《宋元学案》卷三十二)这就是说,周行己的地位如此重要,同郑景望是他的私淑弟子有很大关系。
  6. 造句 晁冲之与吕本中吕本中为友,晁说之曾亲得司马光司马光家传,并为邵雍邵雍私淑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