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ú xī huò suǒ fú,huò xī fú suǒ yī
成语解释: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成语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繁体字形: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英文翻译:Misfortune comes from misfortune
福:1.幸福;福气(跟“祸”相对):福利。享福。造福。2.旧时妇女行“万福”礼:福了一福。3.(Fú)指福建:福橘。4.姓。
兮:文言助词。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a)”:大风起兮云飞扬。
祸:1.灾难;不幸的事或情况。与“福”相对:灾祸。闯祸。2.损害:祸国殃民。
所:1.处所:场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所(在山东)。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辽宁)。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诊疗所。指挥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这所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所医院。两所学校。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所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所认识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见。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所关心的。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所能。闻所未闻。
伏: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隐藏:潜伏。伏击。昼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伏诛。6.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7.姓。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
祸:1.灾难;不幸的事或情况。与“福”相对:灾祸。闯祸。2.损害:祸国殃民。
兮:文言助词。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a)”:大风起兮云飞扬。
福:1.幸福;福气(跟“祸”相对):福利。享福。造福。2.旧时妇女行“万福”礼:福了一福。3.(Fú)指福建:福橘。4.姓。
所:1.处所:场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所(在山东)。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辽宁)。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诊疗所。指挥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这所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所医院。两所学校。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所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所认识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见。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所关心的。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所能。闻所未闻。
倚:1.靠着:倚马千言。倚着门框朝外看。2.仗恃:倚势欺人。倚老卖老。3.偏;歪:不偏不倚。4.姓。
小明高考落榜后一度消沉,但正是这次挫折让他发现了对烹饪的热爱。现在他经营的私房菜馆生意红火,常笑着说:"要不是当年没考上大学,我可能还在格子间里敲键盘呢!"你看,这个例子是不是正好印证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
或许你会问:为什么坏事里藏着好事?其实就像吃火锅时不小心打翻蘸料,结果发现原味食材更鲜美。去年我的同事王姐被公司裁员,三个月后却在社区烘焙课上找到了人生方向,现在她的手工饼干在朋友圈卖得火热。关键是要在变故发生时保持"暂停键思维"——给自己喘息的空间,才能发现隐藏的机会。
反过来看,好事也可能埋着隐患。老张年初升职加薪本是喜事,可连续加班半年后查出胃溃疡。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奶奶说的:"甘蔗没有两头甜"。现代人常陷入的误区是:把某个结果绝对化,要么全盘否定,要么过度追捧。其实生活更像调色盘,福与祸常常是同时调和的渐变色。
有个有趣的现象:当我们主动接纳意外时,转化就会自然发生。就像上周我手机摔碎屏幕,维修时却偶遇十年未见的老同学。这种"计划外的礼物"提醒我们:与其纠结福祸定义,不如培养"动态视角"。毕竟连天气预报都有误差,我们又何必执着给每件事贴标签呢?
保持适度的警觉和开放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就像出门带伞能防雨又不妨碍赏景,既享受当下的福气,也对潜在变化做好准备。下次遇到突发状况时,不妨试试说:"看来这个故事还有续集",给自己留出看见转机的余地。生活这场大戏,谁知道下一幕会有什么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