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ú yǐ huò fú
成语解释: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成语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福倚禍伏
英文翻译:Blessing depends on misfortune
福:1.幸福;福气(跟“祸”相对):福利。享福。造福。2.旧时妇女行“万福”礼:福了一福。3.(Fú)指福建:福橘。4.姓。
倚:1.靠着:倚马千言。倚着门框朝外看。2.仗恃:倚势欺人。倚老卖老。3.偏;歪:不偏不倚。4.姓。
祸:1.灾难;不幸的事或情况。与“福”相对:灾祸。闯祸。2.损害:祸国殃民。
伏: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隐藏:潜伏。伏击。昼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伏诛。6.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7.姓。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
生活中常常遇到看似倒霉的事,背后却藏着意想不到的转机。比如小王被公司裁员,原本焦虑得睡不着觉,结果在家休息期间发现了自己的烘焙天赋,现在开了一家网红甜品店。这时候有人问:“坏事怎么会变成好事呢?”其实就像老话说的“塞翁失马”,失去一份工作反而逼出了新的可能性——福与祸从来不是绝对对立的。
再举个真实的案例:李阿姨买菜时摔断了腿,住院期间却和临床的病友成了创业伙伴,两人合开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有人可能会疑惑:“受伤明明是灾难,怎么还能创造价值?”关键在于人在困境中更容易打破惯性思维。当原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反而腾出了空间去发现新机会——祸事成了改变命运的触发器。
最近有个朋友跟我聊起投资失败的经历,他说:“亏掉积蓄的那三个月,我把市面上所有理财书籍都啃透了。”现在他转型做财经知识博主,粉丝量比当初的本金还值钱。这让我想到:我们评判“福祸”时是否太急于下结论?就像暴雨冲垮了旧桥,但冲来的木材或许能造新船。时间维度拉长后,很多当下的坏事会显露出隐藏的馈赠。
有人问:“难道遇到坏事就该盲目乐观吗?”当然不是。我的体会是:与其纠结于“这是福还是祸”,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我能从中获取什么”。去年我家遭遇漏水,维修时意外发现墙体里的白蚁隐患。如果只盯着泡坏的地板生气,可能就错过了避免更大损失的机会——保持清醒的觉察力,才能抓住祸事里埋伏的彩蛋。
观察身边那些总能把危机变转机的人,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不抗拒变化。就像台风过境后,有人忙着咒骂倒掉的树,有人已经开始收集树枝做根雕。这种弹性思维或许就是“福倚祸伏”的现代诠释:世界永远在动态平衡中,而我们手里握着选择放大哪一面的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