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n shě kāi sāi
成语解释:指禁罚和赦免,开放和闭锁。
成语出处:《尉缭子 制谈》:“今天下诸国,士所率无不及二十万之众,然不能济功名者,不明乎禁舍开塞之道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禁捨開僿
英文翻译:Forbidden to give up
禁:[jìn]1.明令取消;制止:严禁走私。2.拘押:监禁。3.法律或习惯所不允许的事:犯禁。违禁物品。4.皇帝的住处:宫禁。紫禁城。[jīn]1.受得住;耐(用):禁得起考验。这件衣服禁穿。2.忍住:不禁大笑。
舍:[shè]1.房屋:宿舍。校舍。2.舍间:敝舍。寒舍。3.养家畜的圈:猪舍。牛舍。4.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舍侄。舍弟。5.姓。6.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shě]1.舍弃:四舍五入。舍近求远。2.施舍:舍粥。舍药。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塞:[sāi]1.堵;填:塞住漏洞。箱子塞满了。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瓶塞儿。软木塞儿。[sè]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塞外。要塞。边塞。
“禁舍开塞”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拆开来看其实不难理解。字面意思是“禁止舍弃、打开堵塞”,引申为破除旧规、疏通障碍。比如一家传统企业长期用固定流程管理员工,导致效率低下,这时候领导决定“禁舍开塞”——废除过时的制度,引入数字化工具,让团队协作更顺畅。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改革创新”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内核相似,但“禁舍开塞”更强调主动打破既有框架的动作。比如父母发现孩子沉迷手机时,直接没收设备是“禁”,但更好的方式是“开塞”:用亲子活动填补空虚时间,同时开放沟通渠道,让孩子主动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比如小区物业长期忽视绿化维护,居民联合提出整改方案,要求物业停止敷衍了事(禁舍),同时建立定期反馈机制(开塞)。这种从“堵”到“疏”的转变,往往能解决积压已久的矛盾。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智慧在于动态平衡。完全禁止可能引发对抗,纯粹放任又会失控。就像治理河流,一味筑坝可能引发洪水,合理疏浚才能长治久安。现代职场中,管理者如果只会用KPI强压团队,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但若在明确目标的同时给予灵活空间,反而能激发创造力。
再举个跨行业的例子:传统书店面对电商冲击时,单纯禁止员工使用互联网(禁舍)只会加速衰落,而像茑屋书店那样“开塞”——将书店改造成文化体验空间,用咖啡、讲座和个性化推荐留住读者,反而开辟了新市场。这种思维转变,正是成语的现实映射。
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问自己:哪些规则已成枷锁?哪些通道尚未打开?与其在旧模式里打转,不如尝试“破”与“立”的协同。毕竟,真正的进步往往始于打破惯性,而非重复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