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ò
  • lái
  • shén
  • m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ò lái shén mèi

成语解释:昧:昏昧。祸患来了,神志昏乱不清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祖天福十二年》:“鄙语有之:福至心灵,祸来神昧。”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禍來神昧

英文翻译:Misfortune comes from ignorance

祸来神昧的意思

祸:1.灾难;不幸的事或情况。与“福”相对:灾祸。闯祸。2.损害:祸国殃民。

来: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来往。来宾。来信。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来了。开春以后,农忙来了。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来。来一盘棋。来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来。何必来这一套?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来。这个歌我唱不来。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来念一遍。大家来想办法。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来了。他回家探亲来了。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来?9.未来的:来年。来日方长。10.姓。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来是新春。不愁吃来不愁穿。黑白桑葚来大樱桃。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来。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来。一觉醒来。说来话长。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昧:1.糊涂;不明白:蒙昧。愚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认识)。2.隐藏:拾金不昧。昧良心。3.昏暗:幽昧。4.冒犯;冒昧:昧死。

成语评论

祸来神昧”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玄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平时做事挺精明,可公司突然要裁员时,他居然冲动地和领导吵了一架,结果成了首批被辞退的人——这就叫“祸到临头反而昏了头”。

为什么人遇到麻烦会犯糊涂?其实这是大脑的应激反应在作祟。就像考试时遇到难题,越着急越解不开,这时候深呼吸反而能理清思路。明代将军李成梁守城时,敌军压境却下令大摆宴席,看似荒唐实为迷惑对手,最终等来了援军。可见“神昧”未必真糊涂,也可能是以退为进的策略。

现代职场中常见这样的现象:某项目经理在deadline逼近时,突然推翻原有方案重新设计,结果团队人仰马翻。这让我想到老家种西瓜的邻居,冰雹来临前他忙着加固瓜棚,而新手瓜农却慌张地开始摘生瓜,反而损失更大。

怎么避免祸事当前犯迷糊?有个挺有意思的发现:消防员的应急培训中,特别强调“慢三秒”原则。不是说真放慢动作,而是通过反复演练形成肌肉记忆。这给了我们启示:平时多预演危机应对方案,关键时刻才能保持清醒。

最近读《资治通鉴》发现个规律:每逢天灾人祸,总有两类官员。一类忙着开仓放粮稳定民心,另一类却大搞祭祀求神问卜。前者往往能化解危机,后者则容易引发更大动荡。这或许说明,“神昧”的本质是逃避现实,而清醒应对才是破局关键。

有个朋友在疫情期间的经历值得玩味:当同行都在裁员收缩时,他反而拓展社区团购业务,现在成了区域生鲜配送龙头。这倒让我想起小时候奶奶常说的话:“灾星头上戴,也有金银在”,祸福本就相依,关键看如何转化危机。

现在想来,“祸来神昧”更像是面照妖镜,照出我们平时的准备是否充足。就像台风季前检查门窗,防汛期疏通沟渠,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未雨绸缪里。与其担心灾祸降临时的慌乱,不如把功夫下在平常的应急预案上。

"祸来神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