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n jì chū lì
成语解释:骥:千里马;枥:马厩。比喻气魄雄伟,志向远大
成语出处: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11节:“至是,而撒的尼亚之内治,一切就绪,骎骎乎有神骥出枥,鸷鹰脱鞲之志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神驥出櫪
英文翻译:God's steed comes out of tochini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骥:1.好马:按图索骥。2.比喻贤能。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枥:1.马槽:老骥伏枥。2.同“栎”(lì)。
什么是“神骥出枥”?字面意思是“非凡的骏马冲出马棚”,但它的真正魅力藏在比喻里——用来形容被埋没的人才终于获得机会,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能力。比如一位同事长期负责琐碎的报表工作,某天突然被委任主导新项目,结果他不仅快速梳理清流程,还提出了优化方案,这时候就能说:“小王这次真是神骥出枥,以前都没发现他这么擅长统筹!”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神骥”需要“出枥”才能被看见?这其实反映了环境对人的限制。就像一匹千里马被关在狭小的马厩里,它再擅长奔跑也无处施展。现实中,许多人的潜力正是被固定的岗位、重复的事务或他人的偏见所掩盖。比如某互联网公司的客服专员因为一次临时顶替产品宣讲的机会,展现出极强的逻辑表达能力,后来转岗成为金牌培训师——这种转折就是典型的“枥”到“旷野”的跨越。
我个人观察到,当代职场中的“枥”未必是物理空间,更多是思维定式。曾有位做平面设计的朋友,总被上级认定“只会做海报”,直到他主动用业余时间给公司官网做了交互动画,大家才意识到他早已自学了前端开发。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与其等待他人打开“马厩门”,主动创造展示能力的契机同样重要。
如何判断自己或他人是不是“神骥”?关键看三个信号:在常规任务中总能提出新思路;对某个领域表现出超越本职的热情;完成相同工作时效率明显高于同行。就像古代伯乐相马会观察马蹄的力度与眼神的锐利,现代管理者更需要透过表象,发现那些“用80分力气就能做好90分工作”的潜力者。
当我们谈论这个成语时,其实在探讨人才与机遇的共生关系。今天的科技行业尤其明显——许多颠覆性创新都来自原本做边缘项目的团队。就像云计算最初只是亚马逊内部的技术实验,最终却成为支撑整个互联网的基石。或许下一个“神骥出枥”的故事,正发生在某个不起眼的实验室或初创公司里。
最后想说的是,每个时代都需要更多“开马厩的人”。与其感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如主动搭建让能力流动的平台。毕竟,当草原足够广阔时,每一匹骏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奔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