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n zēng guǐ yàn
成语解释:憎:憎恨;厌:讨厌。连鬼神都讨厌。形容十分让人憎恨讨厌
成语出处:欧阳山《三家巷》:“那恶毒的老太婆虽然神憎鬼厌,可她却具有一种特殊的权利,她能够叫焦仲卿和刘兰芝分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让人讨厌
繁体字形:神憎鬼厭
英文翻译:God hates ghosts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憎:厌恶;恨:憎恶。爱憎分明。面目可憎。
鬼:1.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2.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鬼。鬼鬼祟祟。3.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含轻蔑意):酒鬼。烟鬼。4.指小孩机灵:这孩子真鬼!。小鬼。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厌:1.不喜欢;憎恶:厌烦。厌弃。2.满足:学而不厌。
“神憎鬼厌”这个成语听起来挺夸张的,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连神仙和鬼怪都嫌弃,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让人讨厌到了极点。比如:“他总爱在公共场合大声打电话,还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简直神憎鬼厌。”这种例子是不是立刻让人联想到身边某些“讨嫌行为”?
问题一:为什么用“神鬼”来表达厌恶?其实这是中文里常见的夸张手法。古人认为神仙和鬼怪代表超自然力量,连它们都受不了的事情,普通人更不可能接受。比如有人总爱炫耀自己的成就,甚至贬低他人:“他逢人就说自己年入百万,还嘲笑同事穷酸,这种行为真是神憎鬼厌。”
问题二:如何避免成为“神憎鬼厌”的人?关键在于换位思考。比如在聚餐时不停挑剔菜品,或者在地铁里外放短视频,这些行为都可能引发他人反感。有个真实案例:某公司领导开会时总打断下属发言,最后团队集体离职——这就是典型的“神憎鬼厌而不自知”。
问题三:这个成语有没有例外情况?当然有!比如坚持原则的人可能会被既得利益者讨厌。就像环保人士阻止工厂排污,短期内可能被骂“多管闲事”,但长远看却是造福社会。不过这种情况更像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和真正的神憎鬼厌有本质区别。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警惕“隐形版”的神憎鬼厌行为。比如网络上的键盘侠,或是职场中抢功劳的同事,这些行为带来的伤害往往比当面冲突更持久。但换个角度看,意识到自己可能有令人生厌的特质,正是改变的开始。毕竟,谁没在某个瞬间当过“讨人嫌”却不自知呢?
下次遇到令人皱眉的言行时,不妨先做个深呼吸。与其急着贴标签,不如试着说:“你刚才的举动让我有点不舒服,我们聊聊?”或许,这就是化解“神憎鬼厌”魔咒的最佳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