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n fēn zhì duó
成语解释:神:精神;夺:丧失。精神分散,志气丧失
成语出处:《元史·张桢传》:“守京师者能聚不能散,御外侮者能进不能退,纷纷籍籍,神分志夺,国家之事,能不为阁下忧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神分志奪
英文翻译:Shenfen Zhiduo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夺:1.强取;抢:掠夺。巧取豪夺。从歹徒手里夺过凶器。强词夺理。2.争先取到:夺冠。夺红旗。3.胜过;压倒:巧夺天工。先声夺人。4.使失去:剥夺。褫夺。5.失去:勿夺农时。6.作决定:定夺。裁夺。7.(文字)脱漏:讹夺。
“神分志夺”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玄乎,到底是什么情况呢?简单说,就是注意力被分散到极点,导致原本想做的事被彻底打乱。比如你正赶着写报告,结果手机消息叮咚响个不停,一会儿刷短视频,一会儿回微信,最后报告没写完,时间全耗在零碎事情上——这就是典型的“神分志夺”。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分心”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夺”字。分心可能只是短暂走神,而“神分志夺”更强调外界干扰强行“夺走”了你的专注力,甚至让你完全偏离目标。比如学生复习时,窗外突然有人吵架,好奇心驱使他探头看了半小时,原本的学习计划直接泡汤。
生活中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我的经验是设立“物理结界”。比如工作时把手机调成勿扰模式,或者用番茄钟专注25分钟。有次我写文章时,特意把零食藏到厨房柜顶——想吃就得爬凳子,这个麻烦的小动作反而帮我减少了无意识进食的干扰。
不过换个角度看,“神分志夺”也不全是坏事。艺术家创作时,偶然被窗外飘落的银杏叶吸引,反而激发新的灵感。关键是要区分被动干扰和主动观察。就像程序员调试代码时,突然听到同事讨论某个算法思路,这种“意外收获”就值得主动拥抱。
现代人每天要处理200多次注意力转换,这让我们的大脑像同时开着50个网页的电脑。试着给每个“网页”标注优先级:正在燃烧的灶火必须紧盯,后台播放的音乐可以调低音量。记住,你的注意力是限量版资源,别让无关事物轻易“夺”走它。
下次感觉要被各种信息拽着跑时,不妨做个深呼吸,把自己想象成河流中央的石头——让水流(干扰)自然绕过,而你稳稳立在最初的目标上。这需要练习,但至少能避免成为“神分志夺”的长期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