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ó chuān tiě xié
成语解释:形容长途跋涉,历尽艰辛。
成语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俺走天涯磨穿铁鞋,哭穷途西风洒泪,讨的个一事无成两鬓衰。”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长途跋涉
繁体字形:磨穿鐵鞵
英文翻译:Wear iron shoes
磨:[mó]1.摩擦:脚上磨了几个大泡。我劝了他半天,嘴唇都快磨破了。2.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磨刀。磨墨。磨玻璃。铁杵磨成针。3.折磨:他被这场病磨得改了样子了。4.纠缠;磨烦(mò·fan):这孩子可真磨人。5.消灭;磨灭:百世不磨。6.消耗时间;拖延:磨洋工。磨工夫。[mò]1.把粮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一盘磨。电磨。推磨。2.用磨把粮食弄碎:磨面。磨豆腐。磨麦子。3.掉转;转变:把汽车磨过来。我几次三番劝他,他还是磨不过来。
穿:1.破;透:把纸穿了个洞。水滴石穿。2.用在某些动词后,表示破、透或彻底显露:射穿。磨穿。看穿了他的心思。戳穿阴谋诡计。3.通过(孔洞、缝隙、空地等):穿针。穿过森林。从这个胡同穿过去。4.用绳线等通过物体把物品连贯起来:穿糖葫芦。用珠子穿成珠帘。5.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穿鞋。穿衣服。
铁:1.金属元素,符号Fe(ferrum)。银白色,质硬,延展性强,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用途很广。2.指刀枪等:手无寸铁。动铁为凶。3.形容坚硬;坚强;牢固:铁拳。铁汉子。铁饭碗。他俩关系很铁。4.形容强暴或精锐:铁蹄。铁骑。5.形容确定不移:铁定。铁的事实。铁案。6.形容表情严肃:他铁着个脸,没有一丝笑容。7.姓。
鞋:穿在脚上,走路时着地的东西,没有高筒。有草制、布制、皮制、塑料制等多种。
“磨穿铁鞋”这个成语听起来挺夸张的,但生活中真有类似的情况吗?比如老张为了给孩子找一本绝版教材,跑遍全市书店,最后连鞋底都磨薄了。这算不算一种“磨穿铁鞋”的坚持?其实成语的重点不在于真的穿破鞋子,而是形容下足功夫、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动动手指就能搜到信息,为什么还要用“磨穿铁鞋”这种老说法?举个例子,小李想学传统木雕,师傅却说:“网上教程再多,也得亲手磨坏三把刻刀才算入门。”这里“磨穿铁鞋”更像一种象征——有些事必须靠亲身体验积累,捷径反而走不通。
再举个反例:小王为了追热点连夜写十篇稿子,结果阅读量还不如别人精心打磨的一篇。这时候前辈提醒他:“别光顾着磨穿铁鞋,方向错了,铁鞋磨成粉末也白搭。”这个用法很有意思,既保留了成语的原始意象,又带出“努力需要智慧加持”的新思考。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在当代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平衡感。它既赞美毅力,又暗含“及时调整策略”的智慧。就像登山者不会固执地穿破鞋子硬爬悬崖,而是会换个路线或补充装备。把这种精神用在创业或学习上,或许比单纯强调“坚持”更有现实意义。
最后看个跨界案例:科技公司研发新产品时,工程师反复测试上千次电路板,同事笑称“你们这是要磨穿实验室地板啊”。这种幽默化用反而让老成语焕发新生机,说明语言的生命力就在于灵活运用。下次遇到需要长期投入的事情时,不妨问问自己:此刻的坚持,是智慧的深耕,还是盲目的固执?答案或许就在问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