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uān
  • zuò
  • jì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ó zhuān zuò jìng

成语解释:磨砖头成镜子。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成语出处:宋·陆游《仰首座求钝庵》诗:“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砖作镜未为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繁体字形:磨磚作鏡

英文翻译:Grinding brick as mirror

磨砖作镜的意思

磨:[mó]1.摩擦:脚上磨了几个大泡。我劝了他半天,嘴唇都快磨破了。2.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磨刀。磨墨。磨玻璃。铁杵磨成针。3.折磨:他被这场病磨得改了样子了。4.纠缠;磨烦(mò·fan):这孩子可真磨人。5.消灭;磨灭:百世不磨。6.消耗时间;拖延:磨洋工。磨工夫。[mò]1.把粮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一盘磨。电磨。推磨。2.用磨把粮食弄碎:磨面。磨豆腐。磨麦子。3.掉转;转变:把汽车磨过来。我几次三番劝他,他还是磨不过来。

砖:1.用土坯烧成的(也有用其他材料制成的)建筑材料:砖瓦。2.像砖的东西:茶砖。冰砖。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zuō]作坊:小器作。

镜:1.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镜子(亦指“眼镜”)。镜台。镜匣。镜奁。铜镜。穿衣镜。2.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镜头。镜片。眼镜。胃镜。凸镜。凹镜。三棱镜。望远镜。显微镜。3.监察,借鉴:镜戒。4.照耀:“荣镜宇宙”。

成语评论

磨砖作镜”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小明为了考试通宵刷题,结果第二天困得连笔都拿不稳——这不就像拿着一块砖头拼命磨,却指望它能变成镜子吗?努力本身没错,但用错了方法,再使劲也白搭。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磨砖作镜’被用来批评无效努力?”其实关键在于目标和路径是否匹配。比如有人想通过每天跑10公里来减肥,但如果膝盖受伤了还硬扛,最后可能体重没减成,反而得拄拐杖。这种“坚持”看似努力,实则违背了身体规律。

生活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工作中用Excel手动处理上千条数据,却不知道学点基础编程;再比如家长逼孩子每天抄写课文20遍,以为这样就能提高作文水平。就像拿着菜刀雕玉石,工具选错了,再怎么用心也刻不出精细的花纹。

那么如何避免成为“磨砖作镜”的人呢?不妨试试这个思路:每隔两周问自己“我现在磨的是砖还是玉?”。就像做饭时发现锅底烧焦了,聪明人会先关火,而不是继续添柴。工作中遇到瓶颈时,与其闷头加班,不如花半小时研究自动化工具——这比蛮干更能接近目标。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当下的“效率焦虑”时代。很多人被“努力就能成功”的口号绑架,却忘了抬头看看方向对不对。其实就像导航开车,如果路线错了,踩油门越狠反而离目的地越远。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在必要时停车问路,甚至换辆更适合的车。

下次看到有人满头大汗地做无用功,不妨递给他一面真正的镜子,笑着说:“试试这个?比磨砖省力多了。”毕竟解决问题的钥匙,往往藏在思维转换的瞬间,而不是重复动作的累积里。

磨砖作镜的造句

  1. 造句 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防微笑。
  2. 造句 传说佛教南宗创始人怀让和尚,曾在这里磨砖作镜,故得此名。
  3. 造句 磨镜是一个暧昧的词汇,也充满禅机,禅宗灯录有“磨砖作镜”的公案,是迷悟和破执的辩证。
  4. 造句 期间与马祖道一的“磨砖作镜”公案为佛家公案之经典,开禅学一大宗风,为南禅宗,尤其是“佛教的中国化”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开创了新的境界。
  5. 造句 在“磨砖作镜”的著名公案中,马祖道一顿然开悟,此后便深领怀让奥旨,来江西传法并最终创立了洪州禅系。
  6. 造句 有关马祖的传说也相当多,如“磨砖作镜”和“一口吸尽西江水”等偈语故事。
  7. 造句 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
  8. 造句 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

"磨砖作镜"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