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óu
  • qi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ó róu qiān gé

成语解释:迁革:变化。通过磨练引导使人的思想发生变化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吉州学记》:“予闻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教育等

繁体字形:磨揉遷革

英文翻译:Grinding and moving leather

磨揉迁革的意思

磨:[mó]1.摩擦:脚上磨了几个大泡。我劝了他半天,嘴唇都快磨破了。2.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磨刀。磨墨。磨玻璃。铁杵磨成针。3.折磨:他被这场病磨得改了样子了。4.纠缠;磨烦(mò·fan):这孩子可真磨人。5.消灭;磨灭:百世不磨。6.消耗时间;拖延:磨洋工。磨工夫。[mò]1.把粮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一盘磨。电磨。推磨。2.用磨把粮食弄碎:磨面。磨豆腐。磨麦子。3.掉转;转变:把汽车磨过来。我几次三番劝他,他还是磨不过来。

揉:1.用手按着较软的东西反复搓动:揉一揉腿。2.团弄:把纸揉成一团儿。3.把直的弄弯:揉以为轮。

迁:1.迁移:迁居。迁葬。拆迁。他家迁到外地去了。2.转变:变迁。事过境迁。3.调动官职:左迁。

革:[gé]1.去了毛并且加过工的兽皮:皮革。制革。2.(Gé)姓。3.改变:革新。变革。4.开除;撤除(职务):开革。革职。[jí](病)危急。

成语评论

磨揉迁革”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其实包含了“打磨”“调整”“转变”“革新”四层意思。举个例子:小张刚开始学编程时总是写不好代码,但他坚持每天优化一行逻辑、调整一个变量,三年后竟成了团队的技术骨干——这种持续微调、逐步突破的过程,不就是“磨揉迁革”的生动写照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循序渐进”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主动性。比如一家老牌餐厅,如果只是被动地跟着顾客口味变化,那叫适应市场;但如果他们主动研发新菜品、改造用餐体验,甚至用AI预测流行趋势,这才是真正的“磨揉迁革”。就像玩拼图时,我们不仅要找到合适的碎片,还要旋转角度、打磨边缘才能严丝合缝。

最近遇到个有趣案例:某县城中学原本教学水平普通,新校长上任后做了三件事——把45分钟课堂拆成“20分钟讲解+15分钟讨论”、给教师开设短视频制作培训、让学生用思维导图代替抄写作业。这些看似零碎的改变,两年后让本科上线率提升了40%。这让我想到:革新不一定需要推倒重来,在既有框架里做精准改良往往更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可能会经历反复试错。就像邻居王阿姨学用智能手机,从“死活记不住开机密码”到“能熟练使用买菜APP”,中间经历了七次删除重装、三次跑去营业厅求助。但正是这种允许自己笨拙、接纳暂时倒退的心态,最终让她跨越了数字鸿沟。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个概念?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很多人要么追求“一夜暴富式”的突变,要么陷入“躺平认命”的停滞。而“磨揉迁革”提供了一条中间道路——它承认改变需要时间,但更强调保持敏锐的觉察力和持续的行动力。就像修剪盆栽,每次只剪两三枝,但经年累月就能塑造出独特形态。

下次当你面对工作瓶颈或生活困境时,不妨试试这个方法:先找出最影响效率的三个小环节,用两周时间逐个优化。或许你会发现,改变世界的雄心,有时候就藏在修正一个错别字、调整十分钟作息这样的细节里

"磨揉迁革"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