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ì wǎ zhū yán
成语解释:碧瓦:青绿色的瓦;檐:屋檐。青色的瓦,红色的檐。形容建筑的华美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雕梁画栋,碧瓦朱檐。”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碧瓦朱檐
英文翻译:Biwa and Zhuyan
碧:1.青绿色的玉石。2.青绿色:碧草。澄碧。3.姓。
瓦:[wǎ]1.铺屋顶用的建筑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形状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2.用泥土烧成的:瓦盆。瓦器。3.姓。4.瓦特的简称。1秒钟做1焦的功,功率就是1瓦。[wà]盖(瓦):这排房子的房顶都苫好了,就等着瓦瓦(wǎ)了。
朱:[zhū]1.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3.姓。[shú]〔朱提(shí)〕古地名。汉武帝时置县,治所在今云南省 昭通县境。后立为郡。
檐:1.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房檐。廊檐。檐下。檐前。2.某些器物上形状像房檐的部分:帽檐儿。
嘿,各位看官!今天咱们来聊聊"碧瓦朱檐"这个成语。先抛个问题:碧瓦朱檐到底啥意思啊?简单来说就是形容建筑特别气派,青绿色的瓦片配上朱红色的屋檐,您瞧这配色组合,活脱脱就是古代土豪的标配嘛!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刚走进苏州园林就拍大腿:"嚯!这亭台楼阁真是碧瓦朱檐,搁古代怎么也得是个王爷府吧?"您瞅,这成语既夸了建筑精美,又暗戳戳感叹了主人的身份地位,真是一箭双雕的好词儿。
不过问题来了,现代建筑还能用这个词吗?要我说啊,现在虽然流行玻璃幕墙,但您要是看见故宫角楼翻新的样子——碧绿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红漆檐角翘得比鸟翅膀还精神,那绝对配得上"碧瓦朱檐"四个大字!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说到这儿想起个趣事,前阵子参观山西古宅,导游指着屋顶说:"别看现在灰头土脸的,当年可是碧瓦朱檐赛皇宫!"您品,这成语用在这儿,既点出了昔日的辉煌,又暗示了如今的沧桑,画面感"噌"就出来了。
个人觉得啊,咱们传统文化里这些色彩词汇真是妙。就像碧瓦朱檐不单是颜色描写,更藏着古人对建筑美学的讲究——既要富贵大气,又要符合礼制等级。这可比现在千篇一律的"高端大气上档次"有文化多了,您说对吧?
最后给各位提个醒,下次旅游看见古建筑,别光顾着比剪刀手拍照。多抬头看看那些碧瓦朱檐的细节,说不定能品出点老祖宗的智慧来。毕竟这些老房子能扛过几百年的风雨,里头可藏着咱中国人的营宅之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