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uè gù bù bá
成语解释:见“确乎不拔”。
成语出处: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六》:“因他们都有确固不拔的自信,所以决不会理会偶像保护者的嘲骂。”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不可动摇
繁体字形:確固不拔
英文翻译:firm and unshakable
确:1.副词。坚定地;的确:确信不疑。确有其事。2.真实:千真万确。
固:1.结实;牢固:稳固。加固。本固枝荣。2.坚硬:固体。凝固。3.坚决地;坚定地:固辞。固请。固守阵地。4.使坚固:固本。固防。5.鄙陋:固陋。6.同“痼”:固疾。固习。7.姓。8.本来;原来:固有。固当如此。固所愿也。9.固然:坐车固可,坐船亦无不可。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拔:1.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剑。拔刺。拔了一颗牙。拔了祸根。2.吸出(毒气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选(多指人才):选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类拔萃。6.夺取;攻克(据点、城池等):连拔敌军三个据点。7.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确固不拔”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一个人信念坚定、行动果断,就像大树扎根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动摇。比如一位创业者面对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依然坚持优化产品、寻找新机会,最终让公司起死回生——这就是“确固不拔”的生动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坚持和固执有什么区别?核心区别在于“目标是否值得”。比如小明想成为程序员,连续三年每天下班后自学代码,即使家人反对也不放弃,这是确固不拔;而如果他沉迷网络游戏导致生活失衡,却坚持说“这是我的自由”,这就成了盲目固执。
生活中哪些场景需要这种品质呢?想象一位医生在偏远山区行医二十年,设备简陋却始终钻研医术;或者一个单亲妈妈边打工边供孩子读书,十几年如一日。他们的共同点是:在看清现实困境后,依然选择用行动守护心中重要的东西。
我自己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现在很多人把“确固不拔”和“内卷”混为一谈。其实前者是主动选择的价值坚守,后者往往是被动卷入的竞争焦虑。就像跑马拉松时,有人是为了突破自我而坚持,有人却是因为怕落后而硬撑——心态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如何培养这种品质?关键不在于咬牙硬扛,而在于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比如先问自己:这件事为什么对我重要?如果中途发现方向偏差,是及时调整还是继续走老路?真正的确固不拔,需要定期校准目标,就像航海家既要坚定驶向目的地,也要根据风向调整船帆。
最后想说的是,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变”与“不变”的平衡尤为重要。就像竹子遇风会弯曲但根系稳固,人也可以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保持核心信念。这种动态的坚持,或许才是现代人需要的“升级版确固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