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ò guó wáng jiā
成语解释: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成语出处:唐 汪遵《咏酒二首》诗:“后人不识前贤意,破国亡家事甚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国家覆灭、家人离散
繁体字形:破國亡家
英文翻译:A broken country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亡:[wáng]1.逃:逃亡。流亡。2.失去:亡佚。亡羊补牢。3.死:伤亡。死亡。4.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wú]古同“无”,没有。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破国亡家”这个成语听起来挺吓人,但到底啥意思呢?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就像村里最有钱的老王家突然破产,儿子赌博输光家产,媳妇闹离婚分家,这可不就是“家破人亡”的现实版?其实成语背后讲的是根基不牢导致系统性崩塌的道理。
有人要问:“现代社会还有破国亡家的事吗?”看看手机行业就知道了。十年前某国际大厂仗着技术领先躺着赚钱,结果被中国厂商用性价比和创新功能打得节节败退,从全球前三直接跌出榜单。这不就是企业版的“破国亡家”?说明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固步自封。
历史课本里的商纣王故事最典型。他在鹿台搞酒池肉林时,肯定没想过周武王会带着八百诸侯打进来。但仔细想想,商朝灭亡真就怪狐狸精妲己吗?我看本质是粮食欠收不管、百姓怨声载道不听的必然结果。就像现在某些企业数据造假被揭穿,股价暴跌只是时间问题。
有个有趣现象:为何有些小国能存活千年?比如欧洲的圣马力诺,还没北京朝阳区大。他们治国之道就是“不折腾”,不搞军备竞赛,专心发展旅游业。反观某些资源大国,钱多得烧包就四处打仗,结果反而引火烧身。这印证了中国老话“闷声发大财”的智慧。
我个人观察发现,现代人更该警惕“精神层面的破国亡家”。见过不少拆迁暴发户,钱到手就赌博包二奶,不出三年比拆迁前还惨。这提醒我们:没有与之匹配的认知能力,意外之财反而会成为灾难导火索。保持清醒头脑,或许才是守住家业的关键。
下次看到新闻里企业倒闭、明星塌房,别光顾着吃瓜。想想这些事件背后的逻辑链条,说不定能悟出点防止人生翻车的门道。毕竟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那些轰然倒塌的故事里,早就有裂缝在暗暗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