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é
  • shǒu
  • g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ǐ jié shǒu gōng

成语解释:砥:磨刀石;节:节操。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成语出处:《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人有气节

繁体字形:砥節守公

英文翻译:Dijie and Shougong

砥节守公的意思

砥:1.细的磨刀石。2.磨炼:砥节砺行。

节:[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守:1.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守卫。坚守阵地。2.遵循;遵守:守约。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门。守着病人。4.挨着;靠近: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成语评论

什么是“砥节守公”?简单来说,就是像磨刀石一样打磨自己的节操,守住公正的底线。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坚持原则、不为利益所动。比如,一个公司高管发现下属虚报业绩,即使对方是关系户,他依然选择按制度处理。这种“不怕得罪人,只认规矩”的做法,就是砥节守公的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现实中真有人能做到吗?明朝清官海瑞的故事就是典型例子。他任淳安知县时,连上级官员路过都要按标准接待,自己穿布衣吃糙米,甚至给母亲过寿只买两斤肉。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虽然让同僚觉得不近人情,却树立了“官场清流”的标杆。

现代职场中如何实践?想象部门要提拔主管,领导亲戚和业务骨干同时竞争。若负责人坚持唯才是举,哪怕顶着家族压力也要选择能力强者,这就是当代版的砥节守公。这种选择短期内可能引发矛盾,但长远看能维护团队公平竞争的环境。

为什么说这个品质特别重要?在社区调解案例中可见端倪。有位居委会主任处理邻里纠纷时,面对送礼说情坚决不收,最终根据监控录像公正裁决。这种“油盐不进”的态度起初遭人抱怨,但时间长了居民反而更愿找他调解,因为大家知道“在这里走不了后门”。

个人认为,砥节守公最难的不是拒绝诱惑,而是承受选择带来的压力。就像教师坚持给富家子弟打低分,医生拒绝为插队者优先看诊,这些决定往往会招致非议。但正是这些看似“不懂变通”的坚持,像堤坝上的基石,守护着社会运转的基本秩序。

当我们在生活中面临类似抉择时,不妨想想:二十年后再回头看,是当时的圆滑妥协更值得,还是守住底线更安心?答案或许因人而异,但那些选择后者的人,至少能在夜深人静时,坦然面对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