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
  • néng
  • cá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 néng fù cái

成语解释:矜:自夸。自以为才华横溢,能力超群。

成语出处:《晋书·唐彬传》:“邓艾忌克诡狭,矜能负才,顺从者谓为见事,直言者谓之触迕。”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自以为是

繁体字形:矜能負才

英文翻译:To be capable

矜能负才的意思

矜:[jīn]1.怜悯;怜惜:矜怜。2.自尊自大;自夸:骄矜。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3.慎重;拘谨:矜持。[guān]1.同“”。2.同“”。[qín]古代指矛柄。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之辈。2.能量的简称。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nài]1.同“”。2.姓。

负:1.背(bēi):负荆。负重。2.担负:负责任。身负重任。3.依仗;倚靠:负隅。负险固守。4.遭受:负伤。负屈。5.享有:久负盛名。6.亏欠;拖欠:负债。7.背弃;辜负:负约。忘恩负义。有负重托。8.失败(跟“胜”相对):胜负。负于客队。9.属性词。小于零的(跟“正”相对):负数。负号。10.姓。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成语评论

矜能负才”这个词,乍一听有点陌生,但拆开来看,“矜”是自夸,“负”是依仗,合起来形容人因才华而自视甚高。比如《三国演义》里的杨修,总爱在曹操面前炫耀聪明,最后反而招来杀身之祸。这时候有人会问:有才华不应该是好事吗?问题就出在“过度”——当能力变成炫耀的资本,反而蒙蔽了自我认知。

再看现代职场,小王是公司技术骨干,却常对同事的方案嗤之以鼻:“这代码写得像新手。”结果项目推进时没人愿意配合他。为什么才华横溢的人容易陷入孤立?心理学有个“达克效应”:能力不足的人容易高估自己,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反而更懂谦逊。才华就像刀刃,用得好能劈荆斩棘,握得太紧却会割伤自己。

有个有趣的对比:唐代诗人李白狂放不羁,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却依然四处拜师;而西晋潘安虽有“掷果盈车”的才貌,却因攀附权贵最终被灭三族。这让我想到——才华需要容器来承载。就像竹子长得越高越要弯腰,人越有本事越要懂得“虚怀若谷”。你见过哪个武林高手整天把秘籍挂在嘴边?

有人担心谦逊会埋没才华,其实不然。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火箭爆炸后公开说:“失败是选项之一。”这种直面局限的态度反而让他获得更多信任。真正的能力不需要用傲慢来证明,就像深海不会喧哗。或许我们应该把“矜能负才”改写为“惜才如舟”——才华是渡河的工具,而不是绑在身上的沙袋。

最后想到个冷知识:企鹅在冰面行走时会用肚子滑行,看似笨拙却能节省60%体力。有时候放低姿态不是认输,而是为了走得更远。下次想要展现能力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个动作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为了证明“我很厉害”?答案往往会让人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