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 jù shì zì

成语解释:矜:慎重;饰:整饰。形容写文章时字斟句酌,十分慎重

成语出处:清·周亮工《书影》第六卷:“彼以句字为辞,而不知古之所谓辞命辞章者,指其首尾结撰,而通谓之辞,非如今人以矜句饰字为辞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说话或写作等

繁体字形:矜句飾字

英文翻译:Words decorated with reserved sentences

矜句饰字的意思

矜:[jīn]1.怜悯;怜惜:矜怜。2.自尊自大;自夸:骄矜。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3.慎重;拘谨:矜持。[guān]1.同“”。2.同“”。[qín]古代指矛柄。

句:[jù]1.句子:语句。词句。造句。2.用于语言:三句话不离本行。写了两句诗。[gōu]高句丽(Gāogōulí),古族名,古国名。也作高句骊。又人名用字,春秋时越国国王勾践也作句践。

饰:1.装饰;打扮:修饰。粉饰。2.装饰用品:首饰。3.遮掩:掩饰。文过饰非。4.扮演角色:他在《逼上梁山》里饰林冲。

字:1.文字:汉字。识字。字体。字义。常用字。2.(字儿)字音:咬字儿。字正腔圆。他说话字字清楚。3.字体:篆字。柳字。宋体字。美术字。4.书法作品:字画。一幅字。5.字眼;词:他说行,谁还敢说半个“不”字。6.字据:立字。收到款子,写个字儿给他。7.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岳飞字鹏举。曾巩字子固。8.俗指电表、水表等指示的数量:这个月电表走了50个字,水表走了20个字。9.许配:待字。10.姓。

成语评论

矜句饰字”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说白了就是“对文字特别讲究,甚至到了刻意雕琢的程度”。比如有人写文章时反复纠结:“这句话用‘璀璨’还是‘绚烂’更贴切?”其实两个词意思差不多,但作者为了追求完美,硬要花半小时查字典——这就是典型的矜句饰字

有人可能会问:讲究文字精度难道不是好事吗?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若改成“瀑布很高很长”,意境全无。这里的关键在于“度”——文字需要雕琢,但不能为了雕琢而雕琢。就像做菜时撒盐,适量提鲜,过量毁味。

在广告文案中常能看到巧妙案例。某奶茶品牌的“一口见青山”,既保留了文字美感,又传递了清新自然的品牌形象。反观某些房地产广告堆砌“尊贵典藏”“巅峰钜献”等浮夸词汇,反而让人记不住核心信息。这说明:好文字要像透视装——既有设计感,又能看清本质。

我曾在修改论文时陷入这个陷阱。某段结论反复重写了八遍,后来导师一针见血:“你是在织毛衣吗?织了拆、拆了织,最后成品还是那团毛线。”这句话点醒我:文字修饰应该服务于思想表达,就像给宝剑配鞘,不能本末倒置给剑鞘配把玩具剑。

网络时代的信息轰炸中,读者更渴望“有效沟通”。与其纠结“落霞与孤鹜齐飞”式的工整对仗,不如想想怎么把“明天要下雨”说得既准确又有温度。毕竟文字就像桥梁,造得再精美,能让人安全过河才是第一要务。

下次提笔写作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个修饰词是让表达更清晰,还是单纯满足我的强迫症?就像画家不会在每片树叶上都描金边,写作者也要学会在精致与自然之间找到平衡点。毕竟最好的文字,往往是让人忘记文字本身的存在。

"矜句饰字"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