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uàn hóng wēi cuì
成语解释:形容对春色的依恋。
成语出处:宋 柳永《内家娇》词:“处处踏青斗草,人人眷红偎翠。”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贪色
繁体字形:睠紅偎翠
英文翻译:Nestle in the green
眷:1.亲属:眷属。家眷。亲眷。女眷。2.关心;怀念:眷顾。眷注。眷恋。
红:[hóng]1.像鲜血的颜色:红枣。红领巾。2.象征喜庆的红布:披红。挂红。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红运。开门红。满堂红。他唱戏唱红了。4.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军。又红又专。5.红利:分红。6.姓。[gōng]见〖女红〗。
偎:亲热地靠着;紧挨着:偎依。孩子偎在母亲的怀里。
翠:1.绿色:翠绿。苍翠。翠微(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2.〔翠鸟〕属鸣禽类,形似杜鹃,嘴长,头部深橄榄色,有青绿色斑纹,背青绿色,腹赤褐色,尾短,捕食小鱼。3.指“翡翠”(硬玉):翠玉。翠镯。珠宝翠钻。
“眷红偎翠”这个成语听起来文绉绉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它形容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尤其是对自然景致或繁华生活的沉迷。比如:“春日游园时,他眷红偎翠,对着满园桃花和垂柳久久不愿离去。”这里的“红”指鲜艳的花朵,“翠”则是青绿的枝叶,组合起来像一幅色彩明丽的画。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红”和“翠”来代指美好事物?其实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红色象征喜庆热烈,翠色代表生机盎然,就像我们现在说“蓝天白云”会联想到纯净,古人用颜色词能快速唤起画面感。举个反例:“他整日宅在家里打游戏,完全不像个眷红偎翠的人”——这里用成语的否定形式,反而凸显出对亲近自然状态的期待。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这个成语常带点批评意味。比如古书里写某官员“眷红偎翠不务正业”,就是在说沉迷享乐误了正事。但换个角度看,现代人周末去郊外露营,躺在开满野花的山坡上看云卷云舒,何尝不是一种健康的“眷红偎翠”?这说明语言的应用场景会随时代变化产生新解读。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像把双刃剑。用得好能生动刻画人物性格,比如描写艺术家在花丛中寻找灵感;用得不当可能显得迂腐。就像我们现在不会用“沉鱼落雁”直接夸姑娘漂亮,但可以说“她的设计作品有种令人眷红偎翠的魅力”——把对美色的隐喻转化为对艺术品的赞叹,既保留古韵又不违和。
下次看到公园里老人拿着单反拍樱花,或是咖啡店有人对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或许就能会心一笑:这不正是当代版的眷红偎翠吗?生活里的美好瞬间,本就值得停留与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