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àn
  • zhū
  • ché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àn zhū chéng bì

成语解释:将红的看成绿的。形容眼睛发花,视觉模糊。

成语出处:南朝 梁 王僧孺《夜愁》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眼花不辨五色

繁体字形:看朱成碧

英文翻译:cannot distinguish colours due to a confused mind

看朱成碧的意思

看:[kàn]1.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看书。看电影。看了他一眼。2.观察并加以判断:我看他是个可靠的人。你看这个办法好不好。3.访问:看望。看朋友。4.对待:看待。另眼相看。别拿我当外人看。5.诊治:王大夫把我的病看好了。6.照料:照看。衣帽自看。7.用在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或词组前面,表示预见到某种变化趋势,或者提醒对方注意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某种不好的事情或情况:行情看涨。别跑!看摔着!。看饭快凉了,快吃吧。8.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试一试(前面的动词常用重叠式):想想看。找找看。等一等看。评评理看。先做几天看。[kān]1.守护照料:看门。看自行车。一个工人可以看好几台机器。2.看押;监视:看犯人。看俘虏。

朱:[zhū]1.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3.姓。[shú]〔朱提(shí)〕古地名。汉武帝时置县,治所在今云南省 昭通县境。后立为郡。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碧:1.青绿色的玉石。2.青绿色:碧草。澄碧。3.姓。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眼前是一张白纸,却总觉得上面写满了字?成语“看朱成碧”说的就是这种视觉错乱的状态。这个词原本出自南朝诗人王僧孺的《夜愁示诸宾》,字面意思是把红色看成青绿色,现在常用来比喻人因主观情绪影响而混淆是非。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李连续加班三天后,把同事递来的红色文件夹看成了绿色。这时候同事打趣说:“你这可是看朱成碧了!”这里的用法既保留了字面意思,又暗示工作压力已经影响了他的判断力。为什么用这个成语比直接说“你看错了”更传神?因为它不仅描述现象,还暗示了现象背后的心理状态。

在亲子关系中,这个成语同样适用。有位母亲发现孩子数学考了80分,立即认定是偷懒贪玩,却忽略了试卷难度提升的事实。朋友提醒她:“别总是看朱成碧,先了解具体情况。”这时候成语的比喻义就凸显出来——家长的主观焦虑扭曲了客观事实。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是不是很常见?

我注意到这个成语在当代有了新的延伸。比如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容易把营销号的夸张标题当真,把虚构故事当纪实报道。这种集体性的“看朱成碧”现象,反映的不仅是个人判断失误,更是信息过载时代特有的认知困境。要避免这种误判,可能需要培养更系统的信息鉴别能力。

有个有趣的发现:当我们用手机滤镜拍照时,明明景物已经变色,却更愿意相信滤镜后的“真相”。这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看朱成碧”?科技放大了人类的认知偏差,也让这个古老成语焕发出新的现实意义。下次遇到意见分歧时,不妨先想想:是不是我的“心理滤镜”在作祟?

理解成语的关键在于捕捉其核心意象。就像红色与绿色在色环上是互补色,“看朱成碧”揭示的正是这种对立统一的认知矛盾。当我们说某人“看朱成碧”时,本质上是在提醒:眼前的景象可能已经过主观意识的调色,需要退后一步重新校准观察的角度。

看朱成碧的造句

  1. 造句 这次意想不到的打击,使我一下子头昏目眩,看朱成碧,深一脚浅一脚地也不知道走到什么地方了。
  2. 造句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 
  3. 造句 绿珠坠楼,昭君出塞,武则天权倾天下,也不禁看朱成碧,潸然泪下。
  4. 造句 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相见时稀隔别多。
  5. 造句 看朱成碧心已乱,何堪回首前世缘。
  6. 造句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7. 造句 看朱成碧,红颜淡不去,到死入骨髓,傲气谁与争锋?庸脂俗粉无法企及的美艳,俗子凡夫无从染指的传奇。
  8. 造句 看朱成碧心迷乱,莫问生前,但惜因缘。
  9. 造句 出身贵族者在新人晋爵时常生妒意,因为两者之间的差距缩短;而且这就像是看朱成碧,明明是别人上升,他们却看成是自己下降。
  10. 造句 下阙抒情,梅花之香随风而和妆帘镜台,惊开女子朦胧的醉眼,触动思念之情,故而看朱成碧。

"看朱成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