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éi yǔ mù xiào
成语解释:指以眉目传情
成语出处:清 袁于令《双莺传》第七折:“今朝何幸聚多娇,偏称是粒面乌纱年少,记歌娘子,与周郎眉语目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眉語目笑
英文翻译:Smile and smile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语:[yǔ]1.话:语言。语音。汉语。外语。成语。千言万语。2.说:细语。低语。不言不语。默默不语。3.谚语;成语:语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手语。旗语。灯语。5.姓。[yù]告诉:不以语人。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笑: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笑容。微笑。眉开眼笑。哈哈大笑。2.讥笑:耻笑。见笑。笑他不懂事。3.姓。
“眉语目笑”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雅,但实际生活中它到底该怎么用呢?比如,你和闺蜜逛街时看到一件搞笑的衣服,两人对视一眼,眉毛一挑、嘴角一弯,不用开口就懂了对方的吐槽——这不就是典型的“眉语目笑”吗?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这种表情交流?”其实啊,人类70%的沟通都靠非语言信号。试想开会时领导冲你轻轻眨眼,或者父母看到你偷偷倒掉青菜时那个“慈祥”的微笑,是不是比直接说破更有趣?这种默契就像藏在眼皮底下的摩斯密码。
不过要注意语境差异。比如在商务谈判中,频繁挑眉可能让对方误会你在质疑他;但在老友聚会上,一个眼神就能让十年前的笑话重出江湖。有次我在咖啡馆看到邻桌情侣全程靠眼神打哑谜,连服务员都忍不住偷笑——这种无声的幽默感,正是成语最生动的写照。
现在社交媒体满屏都是表情包,但真实的眉眼互动反而更珍贵。下次家庭聚餐时,不妨试试用眉毛跟老爸打暗号,说不定能解锁意想不到的欢乐模式。毕竟在这个打字比说话还快的时代,能读懂彼此眉梢笑意的人,才是真正的灵魂拍档。
说到底,“眉语目笑”不只是个成语,更像生活赐予我们的秘密通道。当语言显得笨拙时,那些藏在睫毛颤动里的温柔,那些眼角皱纹中绽放的会心一笑,或许才是最动人的沟通艺术。就像春风不需要说话,花自然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