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ě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ěng yì bó fù

成语解释:省:减少;赋:税。减轻徭役和赋税,施行仁政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汉景帝赞》:“省役薄赋,百姓殷昌。”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治政等

繁体字形:省役薄賦

英文翻译:Provincial Service Tax

省役薄赋的意思

省:[shěng]1.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是地方最大的一级行政区域,直属中央。省下设若干市、县。2.指省会:进省开会。3.减免;节约。与“费”相对:省一道工序。省钱。4.简略:省称。省写。5.古官署名:尚书省。中书省。[xǐng]1.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反省。2.觉悟;明白:省悟。昏迷不省。3.探望;问候(多指对长辈、亲属):省亲。

役:1.需要为官方出劳力的事:劳役。徭役。2.强迫驱使;使唤:奴役。役使。3.旧指供使唤的人:仆役。4.战役:平型关之役。5.兵役:现役。

薄:[báo]1.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薄片。2.淡:酒味薄。3.(感情)冷淡:待他不薄。4.不肥沃:薄田。[bó]1.微;少;弱:薄技。薄产。单薄。2.不厚道;不庄重:刻薄。轻薄。3.看不起;慢待:鄙薄。厚此薄彼。4.迫近;靠近:日薄西山。[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茎、叶有清香味,为清凉解表药,也可提炼出芳香化合物(用于食品、日用品等)。

赋:1.(上对下)交给:赋予。2.旧时指农业税:田赋。赋税。3.征收(赋税):赋以重税。4.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5.做(诗、词):赋诗一首。

成语评论

省役薄赋”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古色古香,但它的意思其实很接地气——就是政府减少老百姓的劳役和税收,让大家的日子过得轻松点。比如古代某个新皇帝登基,可能会宣布:“今年免去修长城的苦差,田租只收三成!”老百姓一听,自然拍手叫好,田里干活都有劲了。

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古代统治者要搞“省役薄赋”?道理很简单,老百姓兜里有钱、身上没累赘,社会才能稳定。就像唐太宗搞“租庸调制”,农民交完粮食还能留点余钱养家,大家安居乐业,自然没人想着造反。

放到今天看,这个词其实也没过时。比如某国政府宣布“小微企业免税三年”,这不就是新时代的“薄赋”吗?创业者不用被税负压得喘不过气,反而能多雇几个人,经济齿轮这不就转起来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疑惑:减税减役会不会影响国家运转?其实就像家里过日子,不能把米缸掏空,也不能让米发霉。北宋王安石变法用力过猛,加税加得百姓叫苦连天,反而把国家拖进泥潭。可见政策的火候,比力度更重要。

我个人觉得,“省役薄赋”最聪明的地方在于“放水养鱼”。与其把老百姓的钱袋子掏空,不如让大家手里有点活钱。就像我家楼下包子铺,疫情期间税费减半,老板不但没关门,现在还开了分店,这不比收那点税划算多了?

说到底,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能让百姓喘口气的政策才是好政策。就像春天的雨水,下得太猛会成灾,细细滋润才能让万物生长。下次听到政府说要“减税降费”,不妨想想,这或许就是穿越千年的治国智慧在闪光呢。

"省役薄赋"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