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àn
  •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ù pàn xīn sī

成语解释:盼:看。眼睛顾盼,心中思念。形容十分思念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余庆记·深闺幽思》:“你那里好风光,目盼心思,时刻何曾放。”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十分思念

繁体字形:目盼心思

英文翻译:Looking forward to the mind

目盼心思的意思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盼:1.盼望: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救星共产党。2.看:左顾右盼。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成语评论

你听说过“目盼心思”这个成语吗?它用来形容人急切盼望、内心充满期待的样子。比如一个学生刚交完试卷,眼睛总往老师办公室瞟,心里反复琢磨自己能不能考好——这就是典型的“目盼心思”。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至今?因为它精准捕捉到了人类共通的期待心理。从古至今,不论是等待科举放榜的考生,还是现代人查看快递物流信息时的焦灼,这种眼巴巴盼着结果的状态从未改变。

记得去年邻居家孩子报考音乐学院,每天练琴时都会不自觉地望向信箱。有次碰巧遇见,她脱口而出:“我简直要把信箱看出洞来了!”这话让我瞬间联想到“目盼心思”的生动画面。

现代生活给了这个成语新注解。当我们在微信对话框看到“对方正在输入...”,或是刷新网页等待抽奖结果时,那种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复杂心情,不正是“目盼心思”的升级版吗?有趣的是,科技虽然加快了信息传递,但等待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反而更丰富了。

有人说这种状态容易产生焦虑,我倒觉得适度期待是生活的调味剂。就像等待烘焙中的蛋糕,闻着香气猜测成品模样的过程,有时候比真正吃到嘴里更有滋味。关键是要学会在期盼中找到平衡,别让等待的焦灼盖过了当下的美好。

下次当你发现自己又在频繁刷新页面时,不妨笑着对自己说:“哎呀,我这目盼心思的模样,都能写进成语词典了!”或许这样的自我调侃,能让等待变得轻松有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