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èng míng nán fù
成语解释: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琼传》:“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繁体字形:盛名難副
英文翻译:not equal to one's fame
盛:[shèng]1.兴盛;繁盛:全盛时期。桃花开得很盛。2.强烈;旺盛:年轻气盛。火势很盛。3.盛大;隆重:盛会。盛宴。4.丰富;丰盛:盛馔。5.深厚:盛情。盛意。6.普遍;广泛:盛行。盛传。7.用力大;程度深:盛赞。8.姓。[chéng]1.把东西放在容器里:盛饭。缸里盛满了水。2.容纳:这间屋子小,盛不了这么多东西。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傩”。
副:[fù]1.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副职。副手。副官。副使。2.附带的,次要的:副业。副品。副食。副刊。副歌。副产品。副作用。3.相配,相称(chèn):名实相副。其实难副。4.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副手套”,“全副武装”;b.指态度,如“一副笑脸”)。[pì]剖开,裂开:“不坼不副”。
“盛名难副”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名声大于实际能力的情况。比如某公司高薪聘请的“资深专家”,入职后却连基础数据报表都不会做,同事私下议论:“都说他是行业大牛,现在看来真是盛名难副。”
这个成语为什么容易引发共鸣?现代社会的“造神”现象或许能给出答案。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位自称“育儿专家”的博主粉丝超百万,其推荐的早教方法却导致多名儿童出现行为异常。当家长追问专业资质时,对方只能支吾搪塞。这种名实不符的现象提示我们:在信息爆炸时代,保持理性判断尤为重要。
有个有趣的对比案例:某高校教授拒绝媒体采访邀约时说:“我的研究还在验证阶段,现在接受赞誉就是盛名难副。”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反而为其赢得了学界更多尊重。这或许说明,真正的实力派往往更关注内在成长而非外部光环。
从个人观察来看,社交媒体时代加剧了“盛名难副”现象。有些创作者通过包装获得百万粉丝,但直播时连专业问题都答不上来。这种现象背后的逻辑值得思考:当流量成为衡量标准,实力与名声的天平就容易失衡。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观众的眼睛终会雪亮——某美食博主因多次使用料理包被揭穿,三个月内掉粉四十万就是明证。
如何避免成为“盛名难副”的当事人?某非遗传承人的做法值得借鉴。他坚持每周在工作室直播六小时制作过程,面对网友“进度太慢”的质疑,他回应:“手艺活急不得,比起虚名,我更在乎每个细节到位。”这种务实态度,恰是对抗名实不符的最佳解药。
观察职场中的真实案例会发现,盛名难副者往往陷入两种困境:要么疲于维持人设,要么最终被人识破。反观那些稳扎稳打成长起来的人,即便初期不被关注,时间终会给予公允评价。这或许印证了那句老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