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ài guān shì dìng
成语解释:犹盖棺论定。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成语出处:明 冯惟敏《耍孩儿 骷髅诉冤》曲:“自古道盖棺事定,入土为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蓋棺事定
英文翻译:one 's character is correctly criticized only after his death
盖:[gài]1.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子。锅盖。瓶盖。膝盖。天灵盖。2.伞:雨盖。3.由上往下覆,遮掩:覆盖。遮盖。掩盖。盖浇饭。4.压倒,超过:盖世无双。5.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盖!6.用印,打上:盖章。盖戳子。7.造(房子):盖楼。翻盖。8.方言虚词(a.发语词,如“盖闻”;b.表大概如此,如“盖近之矣”;c.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盖未学也”)。[gě]1.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2.姓。盖[盖,读音作gě(ㄍㄜˇ)、亦可读音作gà(ㄍㄚˋ)、gài(ㄍㄞˋ)、guó(ㄍㄨㄛˊ)]、guō[hé]古同“盍”,文言虚词,何不。
棺:棺材。装殓尸体的器具,一般用木材制成。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定:1.平静;稳定:立定。坐定。心神不定。2.固定;使固定:定影。定睛。手表坏了,表针定住不动了。3.决定;使确定:商定。定计划。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4.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定理。定论。定局。5.规定的:定量。定时。定期。6.约定:定酒席。7.必定;一定:定可取得胜利。8.姓。
“盖棺事定”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拆开看就明白了——字面意思是“盖上棺材,事情才算定论”,引申为一个人只有到生命结束时,才能对他的一生做出客观评价。比如历史上许多争议人物,像商纣王、曹操,生前被褒贬不一,但后世对他们的评价往往更全面。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大学毕业后创业失败,亲戚邻居都说他“眼高手低”;十年后他再次创业成功,大家又夸他“有毅力”。你看,同一个人同一件事,评价却随着时间推移完全反转。这恰恰说明,盖棺事定不是消极的“等死”,而是提醒我们别急于下结论。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为什么非要等几十年才能评价?”其实关键在于“变量”。就像看电视剧,没看到大结局就去猜凶手,很容易被打脸。唐朝诗人白居易年轻时被批评“诗风轻浮”,晚年作品却深沉厚重。如果当时文人急着给他贴标签,恐怕会错过真正的文学价值。
我个人觉得,现代社会对“即时评判”的迷恋反而制造了更多误判。去年某企业家公司股价暴跌,全网群嘲“江郎才尽”;今年他带着新产品杀回市场,舆论又变成“宝刀未老”。这种反复横跳的评价,本质上和追涨杀跌的股市心态一样——缺乏等待事物完整呈现的耐心。
换个角度看,盖棺事定也给了每个人成长的空间。张艺谋30岁还在工厂当工人,38岁才拍出《红高粱》;莫言57岁拿到诺贝尔奖之前,作品在国内长期存在争议。如果他们在中途就被定义为“失败者”,还会有后来的成就吗?时间像块磨刀石,既考验事物的成色,也考验观察者的眼光。
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评价别人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就像剥洋葱,不剥到最后一层,永远不知道芯子里藏着什么。毕竟,人生这场马拉松,有人起跑快,有人耐力强,真正的精彩往往在转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