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n
  • lín
  • d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ān lín zì dào

成语解释: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同“监主自盗”。

成语出处:曾慥《类说》卷二引《名臣传 杜衍》:“衍在中书,权幸欲去之,以舜钦监进奏院市故纸监临自盗除名,以撼动衍,衍亦以此求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盗窃自己看守之物

繁体字形:監臨自盗

英文翻译:steal what is entrusted to one 's care

监临自盗的意思

监:[jiān]1.从旁察看;监督:监工。监考。2.牢狱:收监。探监。[jiàn]古代官府名:钦天监(管天文历法的官府)。

临:1.靠近;对着:临街。临河。背山临水。居高临下。如临大敌。2.来到;到达:光临。莅临。身临其境。双喜临门。3.临近;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临睡。临毕业。这是我临离开北京的时候买的。4.照着字画模仿:临摹。临帖。临画。临得挺像。5.姓。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盗:1.偷窃:盗取。2.抢劫财物的人:强盗。海盗。

成语评论

监临自盗”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拗口,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负责监督的人自己偷东西。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假设小区物业经理天天检查电梯安全,结果某天被监控拍到偷偷把电梯里的广告收益塞进自己口袋,这就是典型的“监临自盗”。

为什么会有人监守自盗?其实这和人性弱点有关。当一个人同时掌握监督权和操作权时,就像让老鼠守着粮仓。比如某公司财务主管发现报销流程有漏洞,既负责审核发票又自己经手资金,这时候贪念就容易冒头。

怎么识别这种行为?有个民间故事特别生动:古时候县衙仓库管理员总说粮食损耗大,直到新县令把仓门钥匙和账本分开管理,损耗率立刻降为零。这说明有效的分权机制就是最好的检测仪。

现代生活中如何防范?我观察到很多便利店会在收银台装双摄像头,一个对着顾客,一个对着收银员。这种设计既保护顾客权益,也保护工作人员不被冤枉,其实就是在用技术手段避免“监临自盗”的可能。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去年朋友公司出过真事:部门经理虚报差旅费,结果被刚入职的会计小姑娘发现票据时间对不上。这件事给我的启示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建立透明的监督体系,让每个环节都有迹可循,就能大大降低风险。

有意思的是,“监临自盗”的现象不仅存在于职场。家庭教育中也常见类似场景——比如让孩子保管零食罐,结果孩子自己偷吃。这时候需要的不是责骂,而是教会责任与信任的边界。这让我想到:任何监督机制,本质上都是对人性的温柔约束。

最近看到社区志愿者团队的做法很受启发。他们管理公益物资时实行“三人共管制”,钥匙、账本、物资分别由不同人保管。这种互相监督又彼此信任的模式,或许正是破解“监临自盗”困局的良方。毕竟,好的制度能让普通人都成为守护者,而不仅仅是防备对象。

"监临自盗"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