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ǎi wú jìn jì
成语解释:百:一切;禁忌:忌讳。无论什么都不忌讳。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61回:“若是遇见个正经朋友,山向利与不利,穴口开与不开,选择日子,便周章的百无禁忌。”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一切不忌讳
繁体字形:百無禁忌
英文翻译:no restrictions of any kind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禁:[jìn]1.明令取消;制止:严禁走私。2.拘押:监禁。3.法律或习惯所不允许的事:犯禁。违禁物品。4.皇帝的住处:宫禁。紫禁城。[jīn]1.受得住;耐(用):禁得起考验。这件衣服禁穿。2.忍住:不禁大笑。
忌:1.忌妒:忌刻。猜忌。2.怕:顾忌。忌惮。3.认为不适宜而避免:忌嘴。忌生冷。4.戒除:忌烟。忌酒。
哎呦,你瞅瞅这成语“百无禁忌”,光听名字就觉得爽快!说白了就是啥都不忌讳,想说就说、想做就做。比如老张在部门会议上直接吐槽领导方案不接地气,同事都捏把汗,结果领导反而拍手说:“咱们就缺这种百无禁忌的发言!”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这词儿听着爽,但真能随便用吗?”嘿,关键得看场合!比如朋友聚会聊八卦,你甩一句“我百无禁忌啊,你们随便爆黑料”,气氛立马火热;但要是对着长辈问人家工资,那可就是缺心眼儿了。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现在年轻人最爱把“百无禁忌”当个性标签。上周我在咖啡店就听见俩小姑娘说:“咱做人就要百无禁忌,管别人怎么看呢!”不过依我看呐,真正的自由不是横冲直撞,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踩油门、什么时候得打转向灯。
举个反例您就明白了。前阵子有个网红在古迹墙上涂鸦,还理直气壮说“艺术创作百无禁忌”,结果被文旅局请去喝茶。所以说啊,老祖宗造词的时候可能偷偷加了后半句——百无禁忌,但得守着规矩。
要我说,这成语最妙的地方就在“百”字。一百件事里可能有九十九件能放开手脚,但总得给自己留个底线不是?就像吃重庆火锅,再怎么嗜辣如命,也得备碗冰粉防着点。下次您想放飞自我的时候,不妨先默念三遍:“百无禁忌,但别犯众怒!”
说到底,语言就像活水,得跟着时代流动。现在大伙儿说“百无禁忌”,早就不限于鬼神忌讳,更多是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不过话说回来,真要修炼到收放自如的境界,可比嘴上说说难多喽!您觉得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