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ái
  • hēi
  • diān
  • d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ái hēi diān dǎo

成语解释:颠倒:错乱。指白黑不分、是非颠倒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列女传 楚成郑瞀》:“王不明察,遂辜无罪,是白黑颠倒,上下错谬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白黑顛倒

英文翻译:White and black reversed

白黑颠倒的意思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黑:1.像煤或墨的颜色(跟“白”相对):黑板。黑白分明。白纸黑字。脸都晒黑了。2.黑暗:天黑了。屋子里很黑。3.夜晚;黑夜:摸黑儿。起早贪黑。4.秘密;非法的;不公开的:黑市。黑话。黑户。黑社会。5.坏;狠毒:黑心肠。这种人心太黑。6.姓。

颠:1.高而直立的东西的顶:山颠。塔颠。2.颠簸:路不平,车颠得厉害。3.跌落;倒下来:颠覆。颠扑不破。4.跳起来跑;跑:连跑带颠。跑跑颠颠。5.同“”。

倒:[dǎo]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3.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5.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白黑颠倒”这个成语,大伙儿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指鹿为马”那种混淆是非的事儿。比如你瞅瞅,张三明明熬夜打游戏到凌晨,第二天却跟老板说“为了赶项目彻夜加班”,这可不就是把白说成黑,硬生生把偷懒包装成勤奋嘛!

不过问题来了——为啥生活中总有人喜欢搞这种颠倒黑白的操作?说白了,要么是图个面子,要么是想逃避责任。比如李四弄坏了公司的打印机,结果张口就是“机器老化自己炸了”,愣是把黑锅甩给无辜的设备。这种操作虽然能糊弄一时,但时间一长啊,狐狸尾巴准得露出来。

说到这儿,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你们发现没?现在网上有些营销号,能把假消息说得跟真的一样。好比前阵子有个养生文章,非说“吃泡面能延年益寿”,这不就是把白说成黑的高级版嘛!要我说啊,信息爆炸时代,咱更得擦亮眼睛,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说法带跑偏。

不过话又说回来,白黑颠倒这事儿也不是全无用处。你比如说在文学创作里,作家故意颠倒现实来制造戏剧冲突,就像《镜花缘》里那些光怪陆离的情节。这算是把成语玩出了新高度,既保留了核心意思,又给艺术表达添了把火。

说到底,白黑颠倒这事儿关键看用在哪儿。要是用来坑蒙拐骗,那必须得唾弃;但要是用在合理创作或善意谎言里,倒也别有风味。就像老话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工具本身无对错,全看使唤的人怎么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