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òng qiè xīn gǔ
成语解释: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义士仁人,痛切心骨。岂以陛下之圣明智勇而能忍之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繁体字形:痛切心骨
英文翻译:Heartburn
痛:1.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痛。肚子痛。伤口很痛。2.悲伤:悲痛。哀痛。3.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痛击。痛骂。痛歼。痛饮。痛下决心。
切:[qiē]1.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切西瓜。把肉切成丝儿。切断敌军退路。2.直线与圆、直线与球、圆与圆、平面与球或球与球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做切。[qiè]1.合;符合:文章切题。说话不切实际。2.贴近;亲近:切身。亲切。3.急切;殷切:迫切。恳切。回国心切。4.切实;务必:切记。切忌。切不可骄傲。5.用在反切后头,表示前两字是注音用的反切。如“塑,桑故切”。见〖反切〗。6.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什么是"痛切心骨"?这个词听起来像是把痛苦刻进了骨髓里。举个例子:当从小带大自己的奶奶突然离世,那种痛切心骨的感觉让小王连续三个月夜夜失眠,连最爱吃的红烧肉都尝不出味道。这时候我们才明白,真正的悲伤不是流泪,而是生活里处处都是空缺的痕迹。
为什么会用"骨头"来比喻痛苦呢?其实古人早就发现,骨头是人身上最坚硬也最脆弱的部分。就像骨折的剧痛会让人瞬间失去行动能力,某些精神层面的伤害同样具有摧毁性。去年朋友创业失败时,他红着眼睛说:"看着员工一个个离开,就像有人拿刀在刮我的骨头。"这种比喻远比单纯说"很难过"更有穿透力。
这种极致痛苦有没有积极意义?我曾在医院见过一位截肢患者,他摸着空荡荡的裤管说:"刚开始痛得想死,但现在反而更珍惜能呼吸的每一天。"就像暴雨后的天空特别清澈,经历过痛切心骨的人,往往对幸福有着更敏锐的感知力。这不是说痛苦本身值得赞美,而是生命在重创后的自我修复能力远超想象。
现代人该如何面对这种级别的痛苦?2020年武汉封城期间,有位护士在日记里写道:"看着不断增加的死亡数字,每个都像钉子钉进心里。"但正是这种切肤之痛,推动着无数人挺身而出。痛苦有时就像GPS的重新定位——当我们被彻底打碎,反而能找到更真实的生存坐标。
最后想说的是,语言就像止痛药,能暂时缓解却无法消除伤痛。但当我们用"痛切心骨"这样的词语时,实际上是在完成两个重要动作:一是承认痛苦的客观存在,二是通过精准表达将其转化为可被理解的故事。这或许就是成语跨越千年的生命力——它让最私密的痛楚,变成了人类共有的情感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