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ú
  • wě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ú wěi bā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没有干完,还有问题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畱尾巴

英文翻译:leave sth. unfinished

留尾巴的意思

留:1.停止在某一个处所或地位上不动;不离去:留校。留任。他留在农村工作了。2.留学:留洋。留英。3.使留;不使离去:挽留。拘留。留客人吃饭。4.注意力放在某方面:留心。留神。5.保留:自留地。留底稿。留胡子。鸡犬不留。6.接受;收下:礼物先留下来。书店送来的碑帖我留了三本。7.遗留:旅客留言簿。祖先留给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8.姓。

尾:[wěi]1.尾巴。2.事物的末端:队尾。尾声。3.跟在后面:尾随。4.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尚未了结的事情:尾数。扫尾工作。5.量词。用于鱼:一尾鱼。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yǐ]1.马尾(wěi)上的长毛:马尾罗。2.蟋蟀等尾(wěi)部的针状物:三尾儿。

巴: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紧贴:爬山虎巴在墙上。3.粘住:粥巴了锅了。4.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巴。5.挨着: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张开:巴着眼瞧。天气干燥,桌子都巴缝儿啦。7.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8.指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9.姓。10.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符号bar。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100万达因作用力,压强就是1巴,合100000帕。从前气象学上多用毫巴,现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成语评论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留尾巴"的情况——比如整理房间时剩个角落没打扫,写方案时结尾草草带过。这种"留尾巴"现象,用成语怎么描述更贴切?

来看这个场景:小王精心策划团建活动,租场地、订餐食都做得井井有条,最后却忘记确认车辆调度。这正应了"虎头蛇尾"这个成语——前期像老虎般威猛,结尾却像蛇尾般潦草。这种收尾疏漏往往让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有人问:为什么人们容易在收尾阶段松懈?心理学有个"目标渐近效应":当任务完成度超过70%,大脑会产生"差不多完成了"的错觉。就像登山者看到山顶就在眼前,反而容易放松警惕。这时候更需要用"善始善终"提醒自己,毕竟装修房子时收边条的品质,往往决定整个空间的质感。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电子游戏设计者深谙"峰终定律",总在关卡结尾设置精彩剧情或稀有奖励。这种设计思路其实可以迁移到工作中——试着给收尾阶段设置小惊喜,比如完成报表后给自己泡杯好茶,让收尾变成值得期待的事。

说到具体应用,"行百里者半九十"特别适合劝诫那些冲刺阶段想松懈的人。去年帮朋友筹备婚礼,布置会场时大家都想提前收工,我用这句谚语提醒团队:最后10%的细节完善,往往决定宾客80%的体验印象。果然,精心调整的灯光效果让整个仪式增色不少。

培养闭环思维就像种竹子,前四年只能长3厘米,第五年却每天长30厘米。那些看似费时的收尾工作,实则在积累解决问题的"根系"。当你能自然说出"今日事今日毕"时,或许已经培养出比完成度更珍贵的品质——对生活节奏的掌控感。

留尾巴的造句

  1. 造句 可侯爷不是已经交待了,不留尾巴盯梢,放那小子平安走掉……
  2. 造句 学武的人,不可有妇人之心,凡事当断则断,不可留尾巴!
  3. 造句 当务之急是想法毁尸灭迹,不留尾巴!
  4. 造句 天生,以后做事不要再留尾巴,随着你的发展遇到的人会越来越可怕。
  5. 造句 这孙连长也不是个纯牌庄稼把势,真正的庄稼人秋后地里是不留尾巴的。
  6. 造句 星期一上午九点原告,被告到这里来签订调解协议,原告还要带现金来,返还定金,现场了结,不留尾巴。
  7. 造句 该怎么办,想续费也没钱啊,银行卡里应该还有几千块,不过依照老爸原则性生活法则,肯定不会留尾巴,我都死几个月了,银行卡肯定被老爸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