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ú yú dì

成语解释:不把话说死或不把事办绝,留下进退回旋的地步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11卷:“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说话与做事

繁体字形:畱余地

英文翻译:Leave room

留余地的意思

留:1.停止在某一个处所或地位上不动;不离去:留校。留任。他留在农村工作了。2.留学:留洋。留英。3.使留;不使离去:挽留。拘留。留客人吃饭。4.注意力放在某方面:留心。留神。5.保留:自留地。留底稿。留胡子。鸡犬不留。6.接受;收下:礼物先留下来。书店送来的碑帖我留了三本。7.遗留:旅客留言簿。祖先留给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8.姓。

余:1.剩下来的;多余的:余粮。2.零数:十余人。一斤余。3.文言人称代词。我。4.“餘”,另同“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成语评论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做人要留余地”这句话。但究竟什么是“留余地”?举个例子:朋友向你借钱,你手头紧张但不想直接拒绝,可以说“这个月我也周转不开,下个月再看看情况”。这就是用“留余地”的方式避免了尴尬,同时保留了关系缓和的可能。

有人会问:“留余地是不是等于说话拐弯抹角?”其实不然。成语“适可而止”就是个好例子:吃宴席时主人说“粗茶淡饭,大家随意”,既表达了谦虚,又让客人吃得自在。这种留余地不是虚伪,而是给双方都保留了调整的空间。

工作中如何运用这种智慧?看看“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故事。同事为方案争执不下时,主动说“你的思路很有新意,我们可以先试运行两周观察效果”。这样既推进了工作,又避免了非黑即白的对立。我见过太多团队因为“必须争赢”而损耗了创新力,留余地反而能让好点子自然浮现。

有人担心留余地会显得优柔寡断。这让我想到成语“过犹不及”。就像修剪盆栽,剪得太狠会伤根,完全不剪又会杂乱。去年帮邻居调解家庭矛盾,就是引导双方各退20%,最后反而找到了双赢的方案。留余地不是不作为,而是给解决问题留出呼吸感。

现代社会节奏飞快,很多人把“高效直接”当作金科玉律。但观察那些长久维系的关系,往往藏着“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智慧。上周在社区看到两位店主因抢客源吵架,最终因为其中一人说了句“生意各做各的,改天一起喝茶”,化解了可能升级的冲突。这种智慧,或许比争一时胜负更重要。

说到底,留余地不是圆滑世故,而是对人性复杂度的尊重。就像书法里的“飞白”,看似空的地方,反而让整个作品有了生命力。当我们学会在言语、行动中保留弹性空间,往往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比问题本身更多样。

留余地的造句

  1. 造句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曾国藩 
  2. 造句 改变逆境的策略:1、抓住机遇,不留余地;2、内紧外松,留有余地;3、造足局势,获得认可。
  3. 造句 计划没有变化快,变化没有电话快,设定目标要留余地,给自己也是给他人。但是一定按照计划执行。
  4. 造句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5. 造句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往。
  6. 造句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7. 造句 在争论这问题上不留余地。
  8. 造句 这个人说话太损了,一点也不留余地。
  9. 造句 考较起来,韩寒"取消作协"论,尽管话语极端,不留余地,但仍限于探讨问题的范畴。
  10. 造句 汝与异教徒之间的作战将要不留余地,不予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