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án nǚ píng quán
成语解释:男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平
成语出处:清·秋瑾《勉女权歌》:“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男女地位
繁体字形:男女平権
英文翻译:Equal rights of men and women
男:1.男性。与“女”相对:男女平等。男演员。2.儿子:长(zhǎng)男。3.男爵,古代贵族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最末一等。
女:[nǚ]1.女性,女子,女人,妇女:女士。女工。男女平等。2.女儿:一儿一女。3.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rǔ]文言代词,你:女等。女将何往?
平:1.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平坦。马路很平。把纸铺平了。2.使平:平了三亩地。把沟平了种庄稼。3.两相比较没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辈。平列。平局。平起平坐。这场球赛双方打平了。4.达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记录。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论。6.安定:风平浪静。心平气和。7.用武力镇压;平定:平叛。平乱。8.抑止(怒气):你先把气平下去再说。9.经常的;普通的:平时。平淡。10.姓。
权:1.秤锤。2.权衡:权其轻重。3.权力:当权。有职有权。掌握大权。生杀予夺之权。4.权利:人权。公民权。选举权。发言权。5.有利的形势:主动权。制空权。6.权变;权宜:权诈。权谋。通权达变。7.权且;姑且:权充。死马权当活马医。8.又同“颧”。
男女平权这事儿,成语里能找出例子吗?还真有。比如"巾帼不让须眉",这八个字自带画面感:古时候戴巾帼(女性头饰)的和留胡须的男儿同场竞技,谁说女子不如男?现代职场中女程序员敲代码不输男同事,女外科医生握手术刀同样稳当,正是这个成语的鲜活注脚。
有人要问,成语不都是老古董吗?怎么跟现代平权扯上关系?其实语言始终在生长。"妇人之仁"这类带偏见的旧词,现在越来越少人用;而"刚柔并济"这种中性词,反而被赋予了新内涵——既认可女性领导者的细腻周全,也欣赏男性护理师的耐心细致,这不就是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好例子?
有个成语叫"同工同酬",乍听像现代概念,其实出自《后汉书》。古人尚且明白"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道理,今天我们更该懂:幼儿园男教师和女教师的工资单,凭什么要有差别?超市收银员不分性别,扫码速度都是考核重点,这才是真正的"量才录用"。
寓言故事里的"愚公移山"常被忽视性别视角。若把主角换成老妇带着孙女挖山,故事内核完全成立。我曾在建筑工地见过女塔吊司机,在三十层高空精准吊装钢材,那份胆识与技艺,恰似现代版"女子移山"。当更多女孩选择机电专业,更多男孩报考学前教育,社会分工的群山自会慢慢挪移。
语言就像多棱镜,换个角度就能折射新光彩。用"珠联璧合"形容夫妻共同创业,用"各展所长"描述家庭分工,都比"男主外女主内"更有温度。我始终相信,成语的演变史就是观念的进步史——当幼儿园老师不再只教"郎骑竹马来",也教"木兰不用尚书郎",平权意识便悄然生根。
说到底,成语不仅是文化基因,更是行动指南。下次听到"牝鸡司晨"的旧说法,不妨笑着反问:母鸡打鸣又怎样?只要报晓准时,管它公鸡母鸡。就像当下越来越多的男性加入育儿大军,女性驰骋商业疆场,能力本不该困在性别标签里。语言是镜子,更是引擎,照着说,推着走,前路自然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