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ēng
  • fēi
  • zuò
  • dǎ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ēng fēi zuò dǎi

成语解释:歹:坏事。做种种坏事

成语出处: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没揣的大惊小怪,便待要生非作歹。”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做种种坏事

繁体字形:生非作歹

英文翻译:Life is not evil

生非作歹的意思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非: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zuō]作坊:小器作。

歹:1.坏(人、事):歹人。歹徒。为非作歹。2.姓。

成语评论

你听说过"生非作歹"这个成语吗?它常用来形容那些故意捣乱、专干坏事的人。比如老王家儿子整天在村里偷鸡摸狗,邻居们议论:"这孩子再这么生非作歹下去,迟早要闯大祸。"这个成语就像个警示牌,提醒人们不要触碰道德底线。

有人可能会问:成语里的"生非"和"作歹"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两个词是递进关系。"生非"指凭空制造麻烦,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石头;"作歹"则是升级版的破坏行为,好比在涟漪中再搅起漩涡。古装剧里常能听到县太爷拍着惊堂木说:"尔等若再生非作歹,本官定不轻饶!"

记得去年社区改造时,有商户占道经营还打伤城管队员。调解员说:"咱们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生非作歹既违法又亏心。"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原来这个成语不只存在于书本,它就活跃在我们身边。现代社会中,摄像头和法治就像无形的网,让"生非作歹"的成本越来越高。

有人认为"生非作歹"者都是天生的坏胚子,其实不然。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捣乱行为源于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就像被老师批评的捣蛋学生,可能只是想获得关注。这启发我们:面对不良行为,惩戒之外更需要理解成因。毕竟,没有人天生就想当"生非作歹"的反派角色。

观察发现,这个成语在使用时往往带着惋惜的语气。邻居大姐说起误入歧途的侄子:"多机灵的孩子,偏要走生非作歹的歪路。"这种表达方式暗含着改过自新的期待。就像春雪融化后土地总会复苏,给予适当引导,"生非作歹"者也可能重归正途。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正体现在这种宽容与希望之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