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ēng
  • fān
  • sh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ēng xī fān shù

成语解释:生息:生活;蕃:繁殖。生存并繁殖人口

成语出处:《清史稿·食货志》:“其后土、客生息蕃庶,岁屡有秋,关内汉回挟春承恳,络绎相属。”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生息蕃庻

英文翻译: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

生息蕃庶的意思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息:1.呼吸时进出的气:喘息。鼻息。一息尚存,此志不懈。2.消息:信息。3.停止:息怒。息兵。自强不息。偃旗息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4.休息:歇息。作息时间表。5.滋生;繁殖:蕃息。生息。6.利钱;利息:年息。月息。还本付息。7.指子女:子息。8.姓。

蕃:[fān]同“番1”(fān)。[fán]1.(草木)茂盛:蕃茂。蕃昌。2.繁殖:蕃息。蕃孳。[bō]见〖吐蕃〗。

庶:1.众多:庶务。富庶。2.平民;百姓:庶民。3.姓。4.宗法制度下指家庭的旁支(跟“嫡”相对):庶出。5.庶几:庶免误会。庶不致误。

成语评论

生息蕃庶”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雅,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形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或者一个地方人丁兴旺、充满活力。比如:“这片河谷自古生息蕃庶,村民们靠种植水稻和养殖鱼虾,世代安居乐业。”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资源的丰饶,也暗含了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智慧。

有人可能会问:“生息蕃庶只能用来形容农村或自然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在描述现代城市时也可以说:“这座新兴的创业园区生息蕃庶,每天都有年轻团队带着创意涌入,咖啡厅里讨论声此起彼伏。”这里将传统成语与现代创新结合,反而碰撞出新鲜感。

再举个贴近生活的例子:疫情期间,许多人在阳台种菜,有人调侃道:“我家花盆生息蕃庶,小番茄结了二十多颗,香菜长到能炒三盘菜!”这种幽默的用法打破了成语的严肃感,反而让它更接地气。我个人觉得,语言本就是流动的,成语也需要“活”在当下的语境里。

如果要探讨更深层的含义,不妨思考:为什么“生息蕃庶”的场景总能引发共鸣?或许因为它暗含了人类对繁荣的永恒向往。无论是乡村振兴中复耕的荒地,还是沙漠里奇迹般的绿洲,都在印证着生命力的顽强。有个纪录片曾拍下退耕还林后的山丘,镜头里草木葱茏、野兔穿梭,这不正是大自然生息蕃庶的最佳写照?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科技领域,会发现“生息蕃庶”有了新维度。比如某科技公司孵化器的宣传语:“这里不是冰冷的写字楼,而是创新思维生息蕃庶的土壤。”这种跨界运用,既保留了成语原本的生机感,又赋予其时代特征,恰如春泥中破土的新芽。

"生息蕃庶"的相关成语